遗产是人类社会经过实践所认知的文明历程,有清晰的记载性,同时又具有生活的活态性。它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每天陪伴着我们,有时我们会自觉不自觉地走进遗产,接触遗产,亲近遗产。
在长春的一条街巷深处有位老铁匠田大爷,他家几辈子开铁匠作坊。祖上传下的锤子、砧子、钳子、风匣之类的老工具,还有爷爷、父亲打制的铲刀、锄头、斧子、铁灯、小铲等等小物件,他都不舍得扔,一件件地全挂在自家墙上。星期天或节假日,常有邻居带着孩子到田师傅家看老物件。田师傅便会双手各拿一把锤子,在老砧子上“叮叮当当”地敲出一些“锤点”,并告诉孩子:“这是《锤歌》。”“这歌儿唱的啥?”田师傅说:“你当王八,你当王八;我不当,我不当;不当也得当,不当也得当;当就当吧,当就当吧!”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参观者瞬间记住了打铁的节奏,笑声在屋里回荡。
今年,非遗调查组计划在田师傅家搞一个小活动,请普通市民到小巷深处听一听田师傅的锤子歌,也让田师傅讲一讲铁匠生活故事,目的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遗产,亲近劳动,而且也是了解一下铁匠工种以及田师傅这个热爱祖上手艺的人。
其实人类生活离不开遗产。生活既然创造了遗产,就使遗产具有了价值。就像田师傅的这个老铁匠作坊,今天已不生产铁制工具了,但它依然具有可观赏性,并通过传承这种手艺的人亲自讲解和述说,会使人产生出一种对往昔生活和创造的亲近感,想去亲自触摸和感受岁月的痕迹,这就是遗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