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6月04日 星期二

    寻求京剧和电影的“崭新融合”

    ——《霸王别姬》将首次以全本形式登上银幕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 光明日报 》( 2013年06月04日   09 版)
    京剧《霸王别姬》在上海大剧院上演 齐琦/CFP
    京剧《霸王别姬》在上海大剧院上演 齐琦/CFP

        1918年,杨小楼、尚小云排演《楚汉争》。剧本后经压缩,由京剧名家杨小楼与梅兰芳合作,更名《霸王别姬》,于1922年首演,轰动一时,成为梅派代表剧目。1955年,年逾六旬的梅兰芳又主演了同名京剧彩色电影,将虞姬至情至性的动人形象定格于银幕上,成为菊坛经典。

     

        半个多世纪过去,面对日臻成熟的电影技术,这一京剧舞台上的传统经典大戏,又将迎来怎样的新生机?记者日前获悉,京剧《霸王别姬》将首次以全本的形式登上大银幕,由今年73岁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和正值盛年的“梅派青衣”史依弘领衔主演。目前,全剧分镜头剧本已完成,将于今年7月3日开机,预计今年10月首映。

     

        “原汁原味地再现这一传统经典,定格优秀艺术家的最佳风采,努力呈现不负观众期望的全新经典”   

     

    ——陈东 

     

        京剧《霸王别姬》是一出经典传统名剧,也称《九里山》《楚汉争》,取材于《史记·项羽本纪》《西汉演义》和明代沈采《千金记》,故事讲述秦末汉王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约定以鸿沟为界各自罢兵后,韩信诈降楚军诱项羽伐汉,最后于九里山会战,项羽败走乌江的故事。

     

        但长期以来,出于市场等因素的考虑,多数剧院都以折子戏呈现“别姬”一场,全本《霸王别姬》成了一个越来越遥远的舞台传说。

     

        “我们希望能够原汁原味地再现这一传统经典,定格优秀艺术家的最佳风采,努力呈现不负观众期望的全新经典。”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介绍,“拍摄京剧经典传统大戏电影工程”是京剧历史上大规模的经典传统大戏排演、拍摄工程,共将拍摄10部影片。国家京剧院演出的《龙凤呈祥》和上海京剧院演出的全本《霸王别姬》率先启动拍摄。

     

        记者了解到,早在一年前,上海京剧院就启动了对全本《霸王别姬》的剧本整理与修改工作,成立了由剧院最优秀、最具经验的创作人员组成的编导团队。针对文本中语言琐碎和欠准确的问题,以及个别场次节奏松散和欠合理的情况,六易其稿,将整理的重点放在“霸王别姬”之前的场次。而对剧本的整理和修改,始终把表演艺术放在首位,每一处打磨都征求老艺术家和主演的意见,考虑念白、唱腔的关系,甚至是锣鼓经的安排和场面的调度。

     

        该剧“全明星”的强大演出阵容也备受瞩目: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和上海京剧院著名“梅派青衣”、京剧名家史依弘担纲领衔主演;特邀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副院长、著名武生名家王立军助阵,饰演刘邦;上海京剧院的杨东虎、李军、金喜全、严庆谷、蓝天等实力派演员纷纷加盟。初步统计,全本《霸王别姬》集结了11位国家一级演员,有30位演员曾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等各类国家、省部级艺术奖项。

     

        “戏剧是古老的传统艺术,电影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两者有着各自的美学特点。如何在两者间取得平衡,是剧组在筹备阶段思考最多的问题”

     

    ——滕俊杰 

     

        2012年12月,全本《霸王别姬》先后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上海大剧院、北京梅兰芳剧院举行舞台演出,取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赢,出现了多年未见的演出盛况。

     

        从折子戏到全本,从舞台到银幕,京剧电影《霸王别姬》能否打造成为传之后世的新经典?执导该片的国家一级导演、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总监滕俊杰告诉记者,用最先进的高清技术拍摄京剧电影,为的是更好地保护、弘扬传统经典,不断扩大京剧文化的普及、提升和传播。“整旧如旧”,将是全剧秉承的艺术基调。

     

        “同属综合艺术,戏剧和电影具有一些共同的审美特征。但戏剧是古老的传统艺术,电影则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两者又有着各自的美学特点。如何在两者间取得平衡,是剧组在筹备阶段思考最多的问题。”滕俊杰说。在他的构想中,从审美层面来看,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仍然遵循戏曲的艺术规律,但从艺术层面来看,要通过高清电影的技术和手法来呈现,使两者达到一种崭新的完美融合。

     

        “拍摄京剧电影,对演员的表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尚长荣告诉记者,“有全景、有近景、有特写,一个优秀的演员必须适应任何形式的表演。”史依弘也坦言,最初排练时,看到自己一个面部的细微表情在镜头前放到那么大,“吓了一跳”。

     

        不光是演员的表演,从舞美、化装到音响,很多细节都要作出相应的调适。在上海京剧院,记者看到了该片的美术设计图。传统味道浓郁,又更富立体感,看得出,充分考虑了电影的呈现效果。上海京剧院院长孙重亮告诉记者,摄制组成立至今,美术设计就已六易其稿,艰难地完成着从舞台美术到高清电影美术的转换。

     

        更令人期待的是,变与不变之间,将诞生中国第一部3D戏曲电影。滕俊杰透露,在高清电影拍摄的同时,将套拍一部3D版的《霸王别姬》影片,用这一年轻的样式向经典致敬、向时代致敬,也希望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和孩子关注京剧、喜爱京剧、参与京剧。

     

        延伸阅读

     

    戏曲电影

     

        戏剧与电影联姻,这种尝试早已有之。1905年,中国摄制的第一部无声片《定军山》,实际上是京剧老生谭鑫培主演的同名京剧片段;1954年新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彩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也是戏曲片。戏曲电影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电影也由于戏曲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叙事特色。上海是探索、实践戏曲电影的重要阵地。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沪剧电影《星星之火》、京剧电影《白蛇传》和《廉吏于成龙》都曾在业内有着很好的反响。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