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6月03日 星期一

    智慧 胆识 韧劲

    ——南京工业大学采访感悟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6月03日 06版)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全国首批14所入选“2011”计划高校之一……当一个又一个国字头荣誉花落南京工业大学这所既非“985”也非“211”的江苏省省属高校,将给人们怎样的思考?近日,记者深入南京工业大学采访,所见所闻,让记者深刻感悟到,虽然协同创新被各个高校视为发展理念,但如何真正做好协同创新,则需要选对方向的智慧、创新政策的胆识和不怕失败的韧劲。

     

    智慧:将企业请进门

     

        化工学科是南京工业大学的主干优势,促进化学工业转型升级,南工大义不容辞。学校将协同创新的焦点聚集到“推动化学工业转型升级”上。

     

        南工大将企业请进门,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近日,国内首个生物法制取丁二酸试验装置——扬子石化公司1000吨/年丁二酸中试装置成功生产出丁二酸产品,其技术和规模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装置的技术支撑正是南工大与扬子石化共同研发的“生物发酵法合成丁二酸技术”。而这只是南工大与企业协同创新的缩影。目前,已有100多家企业与学校共建研发中心,每年,学校受企业委托的科研经费达2亿多元。

     

        “高端化、绿色化、信息化是未来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学校通过与企业、地方、科研院所广泛协同,集聚了11名院士、16名‘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等近千名拔尖人才,励志在推动化学工业转型升级中使学校发展迈入新台阶。”谈及学校未来,该校党委书记王德明教授充满信心。

     

    胆识:出台“科技十九条”

     

        “2011”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它强调在不同主体间构建协同创新的模式,以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因素的活力,而如何释放人才的活力,是南工大一直探索的命题。

     

        人的潜力无穷,学校的政策不能成为束缚人才活力的牢笼,而是要想方设法激发出人的创造潜能。为此,南工大出台“科技十九条”,规定技术入股的90%股权归成果完成人所有;学校股份在创业企业培育阶段持股,企业发展起来后退出;成果完成人回购学校股份可奖励10%……

     

        政策的突破,使“沉睡”的专利走出纸堆,打破了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僵局,也激活了学校教职工的潜能,先后创立了10余家学科型公司,其中,南京同凯兆业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已成为国家级生物化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的重要实训基地。

     

        “美国的硅谷证明,人才集聚将极大激活人才的创造,从而推动科研发展。因此,我们集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在动态中保持平衡,在创新中实现迈向‘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大学的全面跨越。”中科院院士、该校校长黄维教授说。2012年,学校投入5000万元专项资金设立“海外人才缓冲带”,建立面向海外高端人才的聘用、薪酬、考核体系,让国际化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长效机制生根,促进原始性知识创新和高端产业落地。

     

    韧劲:能够承受失败

     

        当协同创新所需要的设施、政策等一应俱全时,怎样才能保证一个个项目取得成果并最终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关键在人,科研工作需要长期坚持,比起成功,科研工作者更要能承受失败,坚韧不拔。”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该校教授陆小华说。2010年,陆教授主持的“超细耐磨钛酸盐纤维制备新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而这个项目花了整整13年。

     

        在南工大,“坚韧不拔”的精神正鼓舞着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在该校工业节水减排创新实验室,徐炎华教授正全神贯注地做研究。“我经常告诉我的学生,要静下心,失败了,就再研讨、再试。”徐炎华说,这是告诫后生,也是不断提醒自己。(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韩灵丽)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