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6月03日 星期一

    学校体育不能无底线妥协

    作者:张 淼 《光明日报》( 2013年06月03日 03版)

        近日,上海某高校的“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提出建议:“学校体育课20米往返跑取代800米、1000米”。这则新闻刊登后,引发各界热议,教育部最后不得不出面声明否认。现在新闻已平息,但新闻背后潜藏多年的“学校体育教育不断向学生体能下降妥协”的教育怪象,已到了教育监管部门必须严肃对待的地步。

        近些年,许多高校的运动会取消了传统的长跑项目,如男子5000米、女子3000米等;而在中小学的体育课和体测中,也有人建议取消800米、1000米长跑;更有甚者,某些学校连晨跑也取消了。原因何在?理由简单:“担心学生发生运动猝死。”

        确实,运动猝死的案例在多个学校发生过。猝死与跑步锻炼究竟谁是因,谁是果?无论是教育部门、学校,还是家长、学生,只有根据调查事实,才能作出判断。

        2012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发布的2010国民体质检测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25年来一直在下降,尤其是心肺功能,与1985年相比,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学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的成绩分别下降了10.3%和10.9%。对于大学生的健康和体质,专家普遍表示不容乐观。

        学生的身体素质日渐虚弱,不是一两天造成的。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大学,体育锻炼从来就不是学校的教育重点,也不是学生和家长关注的重心。越来越少的运动时间和不正常的作息饮食,使得许多学生无法完成诸如长跑、站军姿之类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活动项目。

        减少剧烈运动项目短时期内可以解决校方对猝死的忧虑,但不要求学生进行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学生猝死的可能性就会不断增加。而只要学生猝死在学校,校方还是不可避免地要承担直接或间接的责任。另外,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来考虑,要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显然不能以身体健康作为代价,只重视书本学习而忽略身心发展,对学生的整体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因此,当下个别学校取消长跑项目,尽管是校方的无奈之举,但折射出的是教育体制方面的大问题。要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防止学生猝死悲剧的发生,离不开教育部门、校方、家长、学生多方面的努力。体育不能再无底线妥协了,必须从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入手,逐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这才是杜绝运动猝死和防止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的正确方法。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