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6月02日 星期日

    为流动儿童构筑温暖的家

    ——各级妇联组织建立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见闻

    《 光明日报 》( 2013年06月02日   03 版)

        根据全国农村有留守儿童6000万,城乡流动儿童超3500万的情况,全国妇联、中央综治办、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联合开展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创建试点工作,试点城市通过探索一些先进的做法,取得了成功经验。

        “小候鸟驿站”,孩子们的爱巢

        走进广东佛山南海区的“小候鸟驿站”,这里已有几十个学龄前儿童在社区义工的带领下,正进行以“关爱”为主题的品格教育。四五个小朋友一组围坐在一起,两三个人戴上眼罩,在其他小朋友的口头提醒下,摸索着,将桌上瓶子里的水倒入小桶中。事后记者问戴眼罩孩子的感受,大家纷纷说:“很难受”“一片漆黑”“她告诉我用手摸着才知道水瓶和小桶”……社区义工随后引导大家,要学会关爱他人,关爱需要帮助的人,关爱自己,关爱父母,关爱大自然。孩子们在游戏中懂得了一个个道理。

        为解决流动儿童中存在的问题,广东佛山南海区社工委、南海区妇联、大沥镇政府今年2月联合打造了面积近400平方米的“小候鸟驿站”,免费为流动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多元化的专业服务,并引入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由广州市三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进行运作。

        流动人口有165万人的中山市,已登记在册的16周岁以下流动儿童有12万人。据此,中山市委、市政府提出以包容增长、共建共享的理念,成立“中山市小海鸥外来务工子弟艺术团”和“中山市向阳花流动儿童合唱团”,为300多名有艺术特长的流动儿童搭建了培训提高的机会和展示才能的舞台。同时,市文化艺术中心长期免费开设各类艺术培训班、市妇联连续4年举办“阳光伙伴”夏令营,让喜爱艺术的流动儿童有机会参与培训。

        唐莹就读于中山小榄丰华学校,她笑嘻嘻地告诉记者,今年9岁,父母从四川来广东做工。她喜欢书法,在老师的辅导下,练习过各种书体,还获过奖。记者看到学校为外来务工子弟开设了书法、篆刻、剪纸、绘画、舞蹈、歌咏等20多个校园艺术社团,这个外来务工子弟占全校学生90%以上的学校,为流动儿童提供了均衡优质的基础教育,还为流动儿童家长提供了各种免费培训。

        实践探索,构建关爱服务网络体系

        记者从全国妇联儿童部了解到,目前,全国已建立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项目2.8万个。各级妇联组织主动承接政府关于留守流动儿童关爱的公共服务项目,直接为留守流动儿童及家庭服务,开展了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了留守流动儿童的课外生活,维护了留守流动儿童的各项权益。

        北京、江苏、浙江省绍兴县等地依托市民学校、妇女之家等,建立了流动儿童之家、“阳光驿站”等,通过开展社区活动,使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社区。安徽、山东、四川等地的试点地区依托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妇女之家等建立留守儿童快乐家园、留守儿童之家。重庆等地鼓励社会力量建立托管家园,为留守儿童提供托管服务。

        各地在实践中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关爱服务模式,陕西省石泉县建立“党政统筹、部门联动、学校为主、家庭尽责、社会参与、儿童为本”的“多位一体”模式。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以开展“蒲公英计划”关爱行动为载体,在社区(村)、学校、企业等建设“蒲公英家园”,通过蒲公英书屋、蒲公英园地、蒲公英家教学堂、蒲公英心灵信箱、蒲公英伙伴互助小队、“蒲公英妈妈”结对行动等形式,对流动儿童实行学习上帮助、生活上照顾、心理上疏导、权益上维护。(本报记者 李海秀)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