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5月12日是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纪念日,与此同时,四川芦山抗震救灾工作正处在重要阶段。5月,本报再次派出多路记者赶赴芦山、汶川灾区采访,并启动了“汶川地震五周年特别报道”,在重要版面开设多个专栏,集中推出了一批有分量、有深度的专题报道,充分反映汶川灾后重建成果,全面总结科学经验,为中国精神增添新的正能量。本刊今天特别约请本报两位赴灾区一线采访的记者为大家讲述他们在灾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同时刊出湖北武汉读者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教授的点评文章。
脑中烙上了抹不去的印记,心里种下了剪不断的牵挂。今年四五月间,我最深的记忆,留在了四川。
4月28日,带着在四川芦山地震灾区采访后的满身尘土归来;一个星期后,心情还未平复,我便受命再赴四川,采访灾后重建五周年的汶川新貌。
芦山,汶川,两座地理距离只有85公里的小城,在“五年”这段时间轴的首尾两端,遭遇了多么相似的、令人心碎的厄运。今天,当我以一个造访者的身份走向她们时,看到的是两副截然不同却又似乎彼此影映的“面孔”——前者是后者的昨天,刚刚经受巨灾蹂躏饱含苦痛;后者是前者的明天,终会走出灾难阴影迎来新生。
在芦山采访的日子,心情是沉重的。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撕碎给人看。”当蜀地翠竹葱茏、水杉挺拔的山谷被泥石残枝填塞,当一个个宁静美好的家庭不得不逃离坍塌的房屋搬进帐篷,当孩子哭闹着苦苦找寻失去的亲人,谁又能感觉不到那堵住胸口的哀伤?
然而,当七天后来到都江堰、走进汶川、寻访映秀;当看到一排排乡间别墅般的安置小区,听到从教室里飘出的书声笑声,闻到大红樱桃垂坠枝头的醉人清香;当拜访了一户户家庭,倾听了一个个故事,结交了一位位朋友,我才真正找到了足以驱散那份哀伤的东西。
那是一种气概——在地动山摇、山河破碎的惨痛面前,中国人集体呈现的,固然有悲,却绝不是听天由命、凄切凝噎的悲观,而是含泪雄起、砥砺奋进的悲壮。
那是一个梦想——不论经历了多少无可逃遁的灾难,流过了多少痛彻心扉的泪水,心中深埋的希望总会给人力量,带来命运打不垮的坚强。就像芦山街头挂出的标语:“灾难越深我越硬,苦痛越重我越强。”
一次次加深这种感觉的,是那些在灾难面前昂首以对的人们。因为坚强,因为有梦,他们活出了精彩。
4月26日,太平镇电力抢修现场,女宣传员林清也在最危险的前线忙碌。五年前,家住绵竹的她受灾严重,所以这次主动报名参加抢险队,“至少我能用自己的经历劝劝大家,没有什么挺不过来,一定要咬住牙!”她劝别人,也说给自己:“不能地震没震垮,自己把自己搞垮了。”
5月9日,都江堰聚源镇。八一聚源中学女教师雷琼正带着学生们为艺术节紧张排练,那将是一场用艺术表达的追思与致敬。五年前那地动山摇的时刻,她组织学生成功逃生、无一伤亡;几年的灾后重建,她写下几十万字的“震后日记”,为十几位贫困生找到一对一帮扶对象……身体越累越差,心里却越来越充实。“地震的撼动让我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教师职业。只要学生能展开翅膀,飞得更高,我付出多少都愿意。”
青川男孩韩加育今年正式成为四川长虹公司的新员工。五年前,就读职业高中的他亲手从废墟下刨出了一对母子,也在重压与震撼下完成了生命蜕变。几年来,苦读考取大学、攻克英语四级、求职屡败屡战。他说,自己的每一步,都在延续着地震那一刻被瞬间“震醒”的梦想和倔强。
值得记取的,还有太多太多。忘不了芦山震区那一位位熬红了双眼、喊哑了嗓子的村支书们;忘不了佩戴着红袖标冲在第一线的普通党员们;忘不了因灾致残却以各种方式让“梦想起飞”的强者们。在他们身上,我看见了坚强,看见了爱的传递,看见了永不折翼的梦想。
或许,该用两个记忆最深刻的场景作为结尾。
震中映秀。当年奔忙9天9夜救出12条生命的“映秀好人”杨云青坐在自己的“震中饭店”一角,陷入回忆。在他对面不远处,一侧是倾斜扭曲的漩口中学遗址,一侧是震后新建的映秀大酒店。杨云青的生活也像这新旧比肩的两幢建筑一样,悲喜交织——10位亲人在地震中离他而去,新的爱情不久后悄然到来。今天,他和妻子经营着这家不大的饭店,憧憬着越来越美的未来。
桃坪羌寨。十几位盛装的羌族妇女忙完一天的活计,在落日余晖下跳起了传统舞蹈“阿抓抓”。暖洋洋的笑容,清凌凌的歌谣,齐整快活的舞步,拙朴美好,让人落泪。
伤痕仍在,或许永远也不该忘记。然而,昨天的伤痛阻隔不了今天的希望。“每朵乌云都有银边”,因为背后是阳光万丈。只要不放弃,只要有梦想,终有一天,阳光会从乌云的罅隙中奔涌而出,以磅礴万钧的光芒把整个世界映亮。
愿今天映亮汶川的阳光,也尽快洒在每个芦山人身上心上;愿支撑他们前行的力量,能鼓舞更多有所期待、有所追求的人们!(本报记者 王斯敏)
【记者手记】
二度遇震 激情依旧梦想犹存
当汶川地震来袭时,当时的我在四川绵阳市城区一座待拆迁的老楼里手足无措、听天由命。来自地底抑或建筑物碰撞的嘶吼是我此生听到的最恐怖的音响。
那天下午,绵阳城一片忙乱。得知北川可能城毁人亡,我便近乎“哀求”着挤上了前往北川的抢险车,成为第一个进入北川老县城的记者。从那时起,我便与北川,与汶川地震灾区结下不解之缘。灾区群众亲人丧失、家园尽毁的伤痛和悲戚,成为我刻骨铭心的记忆。
五年后,当我正在为如何报道好汶川地震五周年踌躇时,芦山地震突然“逆袭”。那天,我正随报社经济部主任童怀在川西北若尔盖草原采访。突闻芦山地震(若尔盖无震感),我们匆忙出发,千里奔袭赶赴雅安。四川地域辽阔,要从川西北奔向川西南可谓不易,我们心急如焚,在时断时续的电话里与报社保持联系。
入夜,我们还奔忙在高速路上,救援车辆平复着我们的焦灼。在雅安昏黄的灯光里,我们焦急地敲下获知的最新情况。第二天,灾区实行严格的交通管制,我们坐着颤巍巍的摩托车进出芦山县城,一边嘱咐师傅慢点,一边瞅着身边不时滚落的碎石。
经历两次大地震后,过往经历时常闪回。
总有人会向我打探北川地震时的详情,我总是一笑而过。面上是笑,内心是苦。因为震后的北川,第一眼是不堪回首的:夷为平地的城区,烟尘弥漫,随处可见逝去的生命。废墟下,我的朋友就这样作别。在这样的悲壮中,北川群众个个都是英雄。他们在寻找亲人无果后,迅速投入抢救朋友、陌生人的行列。人性的光芒在危难时刻灿烂无比。
灾后重建的岁月里,每天都是激动人心的。山东、河南、辽宁、河北……各地援建者、志愿者走入我的视野,灾区每天都在变化。这种一天一变,充分体现了我们的制度优势、国家力量。
让我最为感动的,还是灾区人顽强的修复能力。震后第三天,北川桂溪乡群众就赶回家忙着夏收;一个月后我来到唐家山堰塞湖边,一个叫张明翠的当地人搭起土灶和凉棚,供进出堰塞湖的群众喝水打尖,换回一点收入准备重建新家;在板房区,人们收起忧伤,四处找工作,开始新生活……正是这样朴素的生活价值,构成社会前行的根本力量。
芦山地震后,这样的力量同样在灾区激荡。震后第二天,在芦阳小学校园里,人们互帮互助搭建帐篷安排生活。在芦阳镇先锋村,村民赵文毅眼望着推土机把即将收割的油菜推掉搭建板房。他说:“心疼,但支持尽快建设板房!”……一个月后,灾区的田间地头秧苗已经泛青,玉米正在拔节,又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四川多灾多难,但也多姿多彩。在灾难的磨砺中,四川人民更加坚强、更加豁达,从不曾泯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了这份希望,就始终热情不断,激情不减,实现一个又一个生活梦想。(本报记者 李晓东)
【专家点评】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抒写追寻梦想乐章
——评《光明日报》汶川地震五周年报道
董天策
2013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五周年。《光明日报》适时推出“汶川地震五周年特别报道”,先后刊出三篇政论式通讯、五篇系列评论、两个专栏,辅以相关报道及新闻图片,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抒写追寻梦想乐章,立意高远,发掘深刻,积极传播社会主义建设正能量,尽显大报风范。
在汶川地震五周年这个重要时刻,值得报道的内容极其丰富多样。报道什么,如何报道,是所有媒体都必须要做的选择。《光明日报》撇开一般性的纪念主题,着力发掘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深入阐释应对巨灾“力量在国家、优势在制度、奋斗在人民”的根本内涵,并以此为主题来展开所有的报道。
第一篇通讯《精神不倒梦想永存》将抗震救灾精神提炼为“在突如其来的无情击打下,民族精神的燧石迸出火光,凝结成勇对一切挑战的强大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难、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整篇报道也围绕抗震救灾精神而展开:“抗击灾难,凝铸伟大精神”;“重建家园,弘扬伟大精神”;“追寻梦想,依靠伟大精神”。第二篇通讯阐明汶川地震救灾和科学重建的启示,三个排比句将其揭示得深刻而有力:“让汶川告诉芦山:快速、有序的科学救援”;“让汶川告诉全国:毫不松懈的防灾意识”;“让汶川告诉世界:建设家园的信心和力量”。第三篇通讯归结到人,着力刻画抗震重建的一代人物群像,从救灾走向重建,由重建奔向未来:“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倒下的生活扶起来”;“让生活更加有滋有味,让崭新日子如花般盛开”;“让人间大爱奔流不息,让梦想之舟扬帆远航”。
通讯与评论互为表里,相互配合,把“弘扬抗震救灾精神”这一主题表达得淋漓尽致。尽管通讯是通过鲜活的事实叙述来表达主题的,但由于三篇通讯都是政论性通讯,因而所叙述的事实主要是概括性事实,无法具体而完整地呈现抗震救灾所取得的成就与动人的故事。因此,在推出通讯与评论的同时,《光明日报》又推出两个专栏。一个是《巨灾重建 五年回眸》,连续报道灾区人民重建城市、重建学校、重建医院、重建文化场馆等一幅幅重整山河的动人篇章。《“最美乡村公路”引游客如潮》《留给后人永恒的记忆》《羌绣:巧手绣出“新春天”》《都江堰:文化名城更加璀璨》等几篇稿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再现了灾后重建的崭新风貌。另一个专栏是《跨越苦难 追寻梦想》,讲述汶川地震以来灾区广大教师、科技人员、医护工作者等人物的亲历故事,展现他们感恩奋进、不屈不挠追寻中国梦的感人事迹。游红勇见证卫生事业的日新月异,纪录片《北川记忆》记录北川重建全过程,“独臂英雄”石光武坚强乐观创造新生活,读来栩栩如生。两个专栏的设置,不仅增加了报道的可读性,而且从不同侧面与角度体现了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深刻主题,揭示了不断追寻梦想的美好前景。
(作者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读者来信】
精神不灭者,永恒
弹指间,距离汶川地震已经整整五年。从那天起,“汶川”成为中国人精神的一种象征,成为永恒的记忆。
光明日报适时推出了“汶川地震五周年特别报道”,记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全方面立体展现今日汶川,生动描绘了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一幅幅动人画卷,讲述了不同人物的亲历故事,展现了他们不屈奋斗的感人事迹,以抗震救灾精神传递正能量。
从报道中我们看到了震后在这片土地上焕发的勃勃生机。崇州市“最美乡村公路”带来农家乐旅游,映秀镇的绣娘用巧手绣出美好新生活,赵海伶和她的青川土特产网店,北川“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王佳明在西藏支教……曾经,地震毁灭了他们的一切;如今,地震给了他们重新出发的新机遇。
光明日报不仅报道今日汶川,还注重宣传普及抗震救灾、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比如,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引导人们正确看待西南地区地震;从芦山地震看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进步;科学在抗震救灾中的合理利用;社会力量参与抗震救灾需要完善等等。
更重要的是,这组特别报道让人深切感受到了灾后重建背后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青川汉子坚强乐观;北川人民迁离家园,直面挫折,勇追梦想。中华民族的仁爱思想,在救灾中发扬光大;废墟上的中国经验,显示民族团结一致的中国力量;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彰显“中国精神”创造人间奇迹的强大能量。
(湖北武汉读者 唐崇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