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个选择,西部的明天更加美好;因为这个选择,我们的青春更加壮丽。”一曲《到西部去》,唱出了很多大学毕业生豪迈的心声。祖国西部创业、工作环境怎样?那里有什么机会和前景?记者特别采访了几位在西部扎根的大学毕业生,分享他们在西部工作和创业的经历。
杨天龙:一粒扎根家乡的玉米种子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粒种子,有许多不计利害扎根在这片土地的种子,家乡才有希望。”2008年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后,甘肃兰州榆中农家子弟杨天龙选择了回乡创业,种植奇特的水果玉米。
大学期间,他认识了很多玉米小麦的良种。2007年,他在家里试种了奇特玉米果实,这种玉米扒了皮能直接生吃,比西瓜还甜,而且甜而不腻,家人亲戚都非常喜欢。堂弟在镇上卖十几个玉米,竟然得了20多元,这让杨天龙看到了商机。
2009年,他与合作伙伴一起注册成立了甘肃“中美国玉”水果玉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便于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他组织成立水果玉米种植合作社,搞起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销模式。
仅用了3年多的时间,榆中县水果玉米的种植面积就从最初的3亩扩展到上万亩,不仅在国内市场,就连日、韩市场上,也可以见到“中美国玉”的生吃玉米。
回乡创业,杨天龙不仅收获了事业,也让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仅他所在的李家磨村每年因这项产业可新增100多万元的收入。去年2月,杨天龙获得了“甘肃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称号。
回顾几年的创业经历,杨天龙说:“农村创业的成本虽低一些,但难度要比城市大得多。能在农村把事做成的人,在城市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他也提醒道,创业,需要信念坚定、意志力强,有足够知识和能力储备。
陈天星:幸福来自乡镇的点滴进步
2011年,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河北小伙子陈天星作为选调生,来到甘肃酒泉发改委工作。2012年1月,陈天星到酒泉肃州区银达镇挂职担任镇党委副书记。
这个面积6万平方米的小镇,曾多次有国家领导人来访。1955年,毛泽东同志亲自在《酒泉县银达乡是怎样进行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文章上写下了指导全国农村开展扫盲运动的按语。本报曾在头版头条报道过银达镇的群众文化。
银达镇人口不到3万,却有一万多人常年参加文化体育运动。“在银达工作的这段时间,改变了我对西部农村的印象,对基层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陈天星说,“如今,富裕起来的农民需要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群众的要求上了新台阶,做群众工作也要改变思路和方法。”
看到镇里的留守儿童多,陈天星便开始四处张罗,联系村干部统计数量,寻找企业提供资金,利用休息的时间给孩子们买礼物,挨家挨户把礼物送到留守孩子们的手里。“孩子们收到礼物时露出了笑脸,那是我乡镇工作中最幸福的时候。”陈天星说。
“到这样有名气的镇挂职,有压力吧?”面对记者的提问,陈天星笑着说,刚开始的时候情况不熟、经验不足,挨过领导的批评,受过干部的质疑,遇到过群众的白眼,“但是只要肯扑下身子,踏实做事、真诚待人、融入群众,就能够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认可。”在他的努力下,2012年佘新村党支部被评为武威市市级党建示范点。“我的幸福感来自于村镇一点一滴的进步。”陈天星说,“银达是我的第二故乡,感谢勤劳朴实的银达人民接纳了我,我一定会用更加努力的工作来回报银达的父老乡亲。”
葛荣祖:“村官发明家”的故事
张掖市高台县南华镇墩仁村主任助理葛荣祖,人称“村官发明家”,2010年从河西学院历史教育专业毕业。
“作为大学生村官,带领群众致富是我最初的愿望。”然而上任之后,葛荣祖遇到的却全是家长里短的小事:说多了,人家嫌他一个毛头小伙子事儿多,说少了,工作经常做不到位。但爱好发明的葛荣祖不久就摸索出了服务群众的门道儿。
张掖市高台县温室大棚很多,大棚上铺一条稻草帘子需要70元,铺满一个大棚需要40条草帘子,花费近3000元,这对当地村民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经过不断试验,葛荣祖设计出混合麦秆、麦壳和稻草的双层草帘,这种草帘物美价廉,一条最多可减少成本30元,整个县一年能节省2400万元。
以前当地人收洋葱用小铲子挖,两个人一天挖不了一亩地。2011年5月,葛荣祖对农村手扶拖拉机加以改装,设计出了高台县第一台洋葱收割机,一亩地洋葱用20分钟就能收完,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也省下了一大笔的人工成本。第二年,高台县就有四五台洋葱收割机了,看着自己的技术被“偷走”,葛荣祖心里美滋滋的。
葛荣祖有个习惯,随身带着个小本本,一有灵感就记下来:“这些专利都是和农民打交道的过程中摸索出来的,每个农民都是创作者,和他们打交道,我的灵感永远都不会枯竭。”
葛荣祖的发明都源于现实需要,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甚至远在云南的农民都知道他发明的农具。一位云南的农民和他联系想买洋葱机。葛荣祖说,“太远了,没必要。”就直接把图纸从网上给人家发过去了,“要是在全国的洋葱产地都能看到我的农具,那心里才美呢。”
2012年张掖市共申报专利300件,其中50多件出自于葛荣祖之手,到目前为止,已授权的专利有22件,拿到专利证书的11项,葛荣祖成了名副其实的“村官发明家”。(本报记者 宋喜群 本报通讯员 杨 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