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5月31日 星期五

    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和网络谣言·专家谈

    辨明是非,不轻信、不跟风

    ——专访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尹韵公

    《 光明日报 》( 2013年05月31日   03 版)

        最近,网上出现了“北京京温商城女青年离奇死亡”“H7N9禽流感信息”等网络谣言,这些谣言的传播或引起了社会恐慌,或妨害了正常的社会管理秩序,造成了恶劣影响。

        在“人人都有一个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公众表达带来了便利,也给谣言的泛滥提供了平台。特别是随着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崛起,网络谣言呈增多之势。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的公众该如何应对?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尹韵公。

        记者:传播网络谣言是近年来互联网领域较为突出的问题,人们为什么会被网络谣言所迷惑?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网络谣言的产生与传播?

        尹韵公: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比较复杂,各种问题交集,使得社会心态较为浮躁、焦虑,这就给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土壤;此外,网络的迅猛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给谣言的产生与传播提供了条件。

        记者:网络谣言的扩散极其迅速,是哪些人在散布网络谣言?意图是什么?

        尹韵公:散布网络谣言的群体,一是对个人境遇不满的人,这类谣言通常带有情绪化的发泄;二是对社会不满的人,一些累积的社会问题造成了他们心理上的失衡;三是被某种负面的社会情绪(比如“仇富”心理)所迷惑,产生心态上的偏激;四是别有用心的境外敌对势力,企图破坏我国的社会稳定。

        记者:国外治理网络谣言的经验是否可以借鉴?您如何看待依法查处打击网络谣言?

        尹韵公:各种形式的网络谣言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问题。打击网络谣言要根据我国国情,同时也要借鉴国外值得学习的经验,例如美联社为了应付网络谣言,近期就重新修订员工使用社交媒体指南,严禁员工在社交媒体上转发网络谣言和未经证实的传闻。

        近日,北京警方依法逮捕网上造谣及扰乱秩序的13名犯罪嫌疑人。要想铲除网络谣言,就要继续加大执法力度,一定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打击一起、严惩一起,从而净化网络环境,清除安全“毒瘤”。

        记者:遏制和打击网络谣言,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您认为,我们该如何抵制网络谣言的产生与传播,提高防范网络谣言的意识与能力?

        尹韵公: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对待网络谣言不必慌张和恐惧,抵制网络谣言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遵循自我净化的原则。依靠网络的自净功能,通过网络传播的交互性流转,以达到“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效果;

        二是遵循“新的淘汰旧的”原则。新的信息出来后,有可能会将旧的谣言“赶跑”,使大家的关注点产生转移;

        三是遵循自我修正的原则。在网络谣言传播的过程中,亦有不少网友能够保持冷静与理性的态度,呼吁大家不要轻信传言并自发“辟谣”,最终让事态归于平息;

        四是遵循“良币驱逐劣币”原则,那就是政府部门信息的公开和发布,充分及时地发出声音,将谣言压缩到最低程度;

        五是遵循全民坚持信息真实性原则。要在全社会培养健康、正常、有序的网络传播素养,提高对网络信息的判断能力,做到在辨明是非以前不轻信、不跟风,唯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抵制网络谣言的传播。

        (光明网记者 张 薇)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