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导演面对着一碗面条,开始我们只聊各自成长中难以忘怀的老师们。每一个小孩儿长大成人,都是不容易的事儿。我们都可能有过独自发呆、不能言语、在黑暗中想象光明,我们每个人成长中都有愿望、有梦想、有秘密、有孤单、有害怕、有等待、有哭泣……解决所有困惑和矛盾靠的是智慧、真诚和爱,而陪伴我们一起成长的那些个智者,不就是我们的老师吗?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少年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温暖阳光。
音乐学院教我古筝的张景霞老师,她一遍遍让我弹奏她祖父整理的古琴曲《天下同》,不是为了有朝一日登台演出,而是让我明晓天下不在别处;教我素描基础的赵显云老师,是从给我削一根HB铅笔开始的;让我领悟速写神韵的蔡玉水老师通常不说话,他寥寥几笔就会直接把一个人活化给你看;我的书法老师许烈雄隐居在彩云之南,他给我的启发不仅仅是书法非在字里行间;纳西古乐的传承者宣科老师用一曲欢乐颂把我的音乐课一下子就从1234567指引到灵魂深处,他不指挥我的眼泪,却让世间天籁伴我回归……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就是一棵树推动另一棵树,一朵花碰触另一朵花,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
电影的原型人物、獐子岛中学的杨爱军老师,就是其中最爱呼唤的一个,他经常对着大海呼唤他的学生,他划着船到周边的小岛上千次家访,把失学的孩子们一个个给唤回到校园。师范学院毕业,他的档案已经转到了教育局,可他执意要求调到老家獐子岛任教。最有文化的地方,不是别处,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乡,回归的路太长,是因为我们都走得越来越远。
影片中杨老师的最后一课是在病危中为孩子们讲述——故乡。故乡,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唯一的,那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不回去,谁回去?“你们先得走出去,才能再回来。你不认识你的家,出门就容易迷路,你站在哪里,大海都是你的背景。”没有人比他更明白黑夜里那一点光亮的重要。他鼓励孩子们:你也可以成为灯塔,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
因为天性和与大自然的和谐,杨老师与他的学生们心灵相约,在生生不息的海岛上,共同完成生命的成长和体验,全世界的纯洁与真诚就在天地间传递,银幕外的心灵在感动之间被唤醒。杨老师,谢谢您。谢谢您也唤醒了我,感谢所有的老师们,和我们一起成长。在寻找杨老师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是我意外的收获。影像文化能够提供给我们一个反观自身的机会,它让我们知道生命的某些真实,让我们在片刻间默读一下自己的灵魂和生活。
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诗人瓦雷里曾经站在海边,旁有一块墓地,他说:“这是多好的酬劳啊,我终于得以放眼远眺神明的宁静。”杨爱军老师比诗人瓦雷里更幸运,在獐子岛的海滨墓园,杨老师的墓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电影《烛光之约》的开机仪式选择在獐子岛的海滨墓园,静悄悄的,没有任何人的发言会比大海的涛声、海鸥的盘旋更有力,我们集体向杨老师致敬。
电影《烛光之约》的原型人物杨爱军曾说:我为自己是一位老师而高兴,我幸福地与学生一起生活,永远拥有年轻的心态;我梦想着,希望自己教过的每一个学生将来都有出息。他为此努力着,无悔无怨。我们离我们的梦想还有多远?
(作者系电影《烛光之约》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