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5月29日 星期三

    项目论坛

    如何确定汉代西域都护府的大体位置

    张安福 《 光明日报 》( 2013年05月29日   14 版)
    西域风光 资料图片

        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初置西域都护府于乌垒城,自此西域都护府成为中央政府管理西域的正式机构。但目前学界对乌垒城的具体位置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乌垒城遗址的准确定位,对于正确阐明新疆历史、深入研究环塔里木历史文化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加以探讨。

        对西域都护府位置产生争议的原因

        目前学界对西域都护府府治所在地产生争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西域形势不稳,以致西域都护府府治多变,乌垒城遗址难觅。自西汉时期第一任都护郑吉始,到新莽时期最后一任都护李崇止,历时80余年,历任都护18人,均将其治所设置于今轮台一带,并随着形势的转机及战略重点的变化而因时、因地调整,府治曾几经迁移。

        2.战争破坏了乌垒城遗址。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推行“贬易侯王”的政策,从而引发西域地区动乱,匈奴势力乘机侵入西域各地,重新控制了轮台地区。由西域最后一任都护李崇“收余士,还保龟兹”推测,西域都护府治所在战争中又遭到破坏。在东汉与西域的“三绝三通”时期,西域都护府遗址也屡遭破坏。

        3.绿洲耕地的现实价值湮灭了乌垒城。两汉以后,西域都护府故地乌垒城及位于其东部的屯田基地渠犁逐渐在史籍记载中消失,说明汉代以后两地不再是重要的战略要地。加之乌垒城所在地水草丰美,在西域绿洲耕地相对缺乏、民众保护意识不强的情况下,这些遗址很容易重新成为民众取土、耕作的场所,从而使这一带的汉代遗址湮灭在绿洲农田中。

        定位西域都护府府治乌垒城所在地的客观推理

        1.应在汉代丝绸之路北道。自张骞凿空西域后,汉宣帝置西域都护的目的就是“使吉并护北道”,都护的职责之一就是护卫渠犁、轮台等地,确保丝路北道之畅通。故西域都护府治所必定位于丝绸之路北道要地,尤其是轮台地区,以便于对西域诸国政治、军事、经济的管辖。

        2.应在西域中心战略之要地。西域都护府之所以最初选址于乌垒城,是迫于当时形势而采用的折中之策。因此,西域都护府不仅要背靠屯田基地渠犁,而且更要处于监控车师与龟兹等国的战略咽喉之地,《汉书·西域传》载“于西域为中”,这样才能有效防范匈奴势力,确保丝绸之路畅通。

        3.应在自然条件较好、适宜耕作的地方。后勤补给是初设西域都护府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西域都护府兴盛之时,军政各级办事人员及驻军多达二万余人,需要充足的粮草供应。同时,都护府还肩负着为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及往来使者设置驿站、提供粮草补给等重任。因此,西域都护府必定置于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自然条件良好且便于耕垦的地区。

        探寻西域都护府的路径分析

        1.根据西域都护府位置的变迁轨迹进行定位。西汉时期,西域都护府治所时有变化,但总的来说均位于今轮台县境内。最初都护府治所在乌垒城,后迁移到龟兹地区。如新莽天凤三年(公元16年),最后一任都护李崇征伐焉耆等国兵败,于是“收余士,还保龟兹”。到东汉汉明帝时期,都护陈睦又将都护府置于今轮台境内。其后,班超平定龟兹、姑墨、温宿,又将都护府迁至龟兹地区的它乾城。在两汉西域都护府的府治变迁过程中,其变迁轨迹大致呈弧状,结合初置都护府时的西域形势,乌垒城应该在历次迁转地点相对安全的中间地带。

        2.根据西域都护府的职能进行定位。西域都护府是西汉政府治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中心,肩负着“护道”“护国”的双重使命。在当时交通、通讯设施不发达的情况下,城池、烽燧、驿道必然成为西域都护发号施令、治理西域的重要途径。首先,要明确轮台周边汉代城址的布局。西域都护府周缘必定有众多的辅城相佐,呈众星拱月之状,以便相互驰援,从而保证西域都护府的安全。所以,今轮台地区诸多汉代城址的中心位置应该就是汉代西域都护府所在地。其次,要弄清汉代西域烽燧群的走向与交接点。烽燧既是重要军情的传输站,也是御敌的缓冲地。西域都护府作为西域的军事指挥中心,其周围或沿交通要道,或沿河流走向应布有相应的烽燧,以便及时准确地传递军情。因此,烽燧沿线的交接地域应该是西域都护府具体所在地。最后,还应该重新对《汉书·西域传》中的里程数进行详尽考证,并利用目前考古成果,解决斯坦因认为的“《汉书·西域传》中的里程数有诸多自相矛盾的数字”的问题,以进一步精确西域都护府的具体位置。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环塔里木历史文化资源调查与研究”首席专家、石河子大学教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