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才30岁出头的王女士怎么也没有想到,持续了一段时间的疲劳、肢体麻木、视力模糊等小毛病久治不愈,辗转几家大医院后最终被确诊为多发性硬化症。
5月29日是世界多发性硬化症日。在此前由北京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分别召开的有关会议上,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主任委员胡学强介绍,目前全球约有250万名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国际上认为,该病是一种极特殊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大多会导致残疾、失明甚至死亡。该病主要危害20岁至40岁的青壮年,女性患者数量约是男性患者的2至3倍。感冒、发热、分娩以及疲劳等都是常见诱因,情绪激动也可引起复发。
北京医院神经免疫诊断和治疗中心主任张华指出,患者常见感觉异常,如肢体麻木,四肢异常疲劳,行走困难,视力模糊或复视,眩晕甚至瘫痪等,但与其他神经科疾病最大的区别,表现为临床症状反复“复发——缓解”。如果不进行治疗,症状还会逐渐加重,发作次数频繁。每一次发作都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统计发现,有近半数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在20年后将依靠轮椅生活,还有约50%的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症状。”解放军301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吴卫平强调,该病患者的自杀率高于正常人群7.5倍,所以在治疗的同时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
据了解,为在全球范围内唤起对该病的重视,多发性硬化症国际联盟从2009年起,将每年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作为世界多发性硬化症日。今年的5月29日是第五个世界多发性硬化症日,值此之际,多名权威专家提出,虽然目前医学尚不能彻底治愈多发性硬化症,但只要早发现,尽早规范治疗,是可以控制疾病发展的,很多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甚至结婚、生子。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张星虎介绍说,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一般分为急性发作期治疗和缓解期治疗。急性发作期时,需要通过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来迅速控制病情、缓解症状。当进入缓解期,虽然症状消退,但这时疾病并未治愈,仍需进行进一步治疗来预防复发、延缓病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通常采用的治疗手段是疾病修正治疗,包括干扰素β等。干扰素β通过纠正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的功能紊乱,降低免疫系统细胞的活性,从而减少免疫细胞对髓鞘膜的攻击,大大减少了神经损伤的发生。因此,通过长期使用有效的免疫治疗,多发性硬化发作的频率明显减少和残疾延缓;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得到减轻,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由于能够延缓疾病进展的有效药品价格昂贵,并且没有纳入医保,使得我国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严重残疾的比例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为此,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病区主任董会卿、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张晓君、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王佳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高枫、解放军301医院神经内科医生黄德辉共同呼吁,相关部门应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尽早将该病的诊治费用纳入国家医疗保障体系。
(本报北京5月28日电 本报记者 田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