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5月26日 星期日

    江苏:“五位一体”走出特色之路

    《 光明日报 》( 2013年05月26日   01 版)
    江苏生态文明创建成效显著。资料照片

        这是江苏创造的一项项奇迹:以全国1/100的土地,养活了超过全国1/17的人口,创造了接近全国1/10的国内生产总值;连续3年实现财政收入超万亿元。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江苏在发展中面临的种种不利因素:人口密度全国最大,人均环境容量全国最小,单位国土面积工业污染负荷全国最高……资源环境的匮乏和脆弱,严重制约着江苏的发展。

     

        如何在“有限”中实现“有为”?怎样再增创新优势?这是江苏正在面临的新课题。“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江苏既不争GDP第一,也不争财政第一,而是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这‘五位一体’中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进一步开创江苏‘两个率先’的新局面。”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对发展保持清醒的认识。

     

    生态文明:走出三招好棋

     

        近日,有关江苏环保的一则消息引人关注:依法严处7家减排不力企业,而在减排监测装置上做手脚的无锡某公司更领到1700余万元的“最高罚单”。

     

        魄力的背后是江苏对自身生态环境的清醒认识与担忧。曾经“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乡镇企业在给江苏发展带来无限风光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被严重污染的伤痛。“有时候,教训总是比经验来得更为深刻,尤其是关乎子孙后代的生态环境问题,来不得半点马虎。”江苏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说。

     

        痛定思痛,江苏走出了三招好棋:

     

        一是实行“绿色考评”一票否决。目前,江苏已建立主要领导牵头的齐抓共管机制、由30多个部门组成的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联络员会议制度,以及监测评估机制和督察考核机制,一票否决贯穿始终。

     

        二是坚守“生态红线”不动摇。2009年,江苏制定实施《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划定不低于全省国土面积的20%作为限制和禁止开发的重要生态功能区严格保护起来。同时,江苏为生态立法,领先全国将上下游水质交接责任制、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等写入法规。5月3日,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启动《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议案办理。

     

        三是创建群众满意的生态省。从提出“绿色江苏建设”到“使生态文明成为江苏的重要品牌”,再到“更大力度建设生态文明”,明确要求2020年在全国率先基本建成生态省,江苏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自我挑战。

     

        江苏生态创建的成效已经显现出来:建成全国第一个环保模范城市,创建了第一批全国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市;全省共有国家生态市县22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0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38个、国家级生态村44个。

     

    经济文明:转型升级先人一步

     

        江苏的经济发展快于全国,遇到的问题早于全国,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也得快马先行。

     

        江苏下大力气调整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由产业重复型转向产业多元型,由资源浪费型转向资源集约型,由环境污染型转向绿色环保型,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继光伏和集成电路之后,无锡市在经济转型升级中探索出了集科技、经济、效益、环保于一体的新型产业——物联网产业。

     

        苏南转型升级,苏北也不再是“短板”。一向沿海而不靠海的江苏人忽然发现:要向海洋要效益!江苏掀起了沿海大开发的热潮。

     

        连云港发挥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优势,“港口、产业、港城”联动开发,城市与农村整体推进;盐城重点打造特色产业港,依托绿色环保的风电产业形成“一港四区”的发展特色;南通市注重大统筹,充分发挥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的叠加优势,整体推进港口布局、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加速形成了综合交通枢纽门户城市。

     

        短短三四年间,沿海三市的航运、临港工业、“风光电”等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沿海地区连续三年成为江苏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2012年,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000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17.2%,成为江苏新的增长极。由此,苏南、苏北南北呼应的发展局势已然形成。

     

        2011年,江苏在全省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的目标。在创新投入方面,江苏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大手笔,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30%,2012年投入1200多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3%。

     

        高投入带来高产出。江苏今年共有49项成果(通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居各省份之首。江苏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全国第一,连续4年蝉联“全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创新的主战场,江苏既要高端产业、更要产业高端。”江苏省经信委科技质量处处长李裕桃说。

     

    精神文明:重在以文“化”人

     

        2012年,江苏实际利用外资358亿美元,占全国的32%。问及为何看中江苏,一些外商直言不讳:“这里社会治安好,文化底蕴深,人的素质高。”

     

        外商的评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江苏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

     

        在江苏,城市有“15分钟文化圈”,农村有“十里文化圈”,全省共有400多家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和1.7万家农家书屋免费开放,从省到市县到村形成了一张公共文化服务网,将文化沁入江苏人的日常生活,充分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此外,江苏各地定期举办艺术展演,“激情周末”“幸福进万家”“镇镇结亲·文化串门”等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蔚然成风。

     

        江苏有8000多万人口,沉重的人口负担如何转化为人才优势?多年来,江苏教育发展规模、教育质量、教育投入、教育贡献度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在江苏,由教授和博士组成的“科技镇长团”从2008年启动至今,已派出五批共计千余名“科技镇长”,奔赴全省52个县(市、区)的科技创新第一线,为全省近一半的县(市、区)送去新技术,提升了基层经济发展水平。

     

        江苏是科技大省。2012年,江苏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6.5%,全年授权专利27万件,签订各类技术合同3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532亿元,企业专利产出大幅提高。近年来,江苏把大量科技成果导向发展前沿,130多个科技政策宣讲团、1600多名科技政策辅导员活跃在发展一线,2012年帮助企业享受各类科技税收减免超过140亿元,约占全国1/6。全省累计有320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形成了引进高层次人才、创办高科技企业、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链式效应,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型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正在引领江苏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范雪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