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5月25日 星期六

    关注大学生就业

    创业
    舟起航 梦飞翔

    《 光明日报 》( 2013年05月25日   01 版)

        青春是逐梦的时期。大学毕业了,很多不安于朝九晚五工作的人对创业跃跃欲试。创业之路怎么走?创业要什么条件?创业甘苦几何?记者采访了几位创业者,分享他们的故事和体会。

     

    做喜欢且擅长的,坚持下去

     

        一家购物网站的创立者王洪涛坦言,寻找创业项目的最初几年并非一帆风顺。2005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他去了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工作,后来发现不适合自己,于是他辞职了。

     

        王洪涛读研时微软研究院和8848企业实习的经历,让他对在线零售业有了深刻的理解,这让他在创业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2012年辞职后,王洪涛和几个朋友一起创办了一个提供比价、查评论、找优惠服务,帮助消费者进行购买决策的网站。

     

        在王洪涛看来,创业与大学生身份、年龄无关,而跟创业者在某个领域的经验相关。在与其他9名同伴的努力下,如今,公司月交易额已达到500万元,在今年4月还获得首届清华创新创业项目十佳称号并赢得了总额40万元的奖金。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执行力是王洪涛眼中创业起步者所应当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简单地说,就是做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坚持下去。”

     

    要理想远大,更要脚踏实地

     

        在江苏省无锡山水城科教产业园300多平方米的写字楼内,马腾和他的伙伴们每年开发出500余款西服,无锡高端楼宇超过一半的白领制服出自他们之手。

     

        2008年,从江南大学服装设计专业应届毕业的马腾,和两位同学白手起家,创建了“麦梯”时尚创意设计有限公司。当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经济不景气,大量中小企业艰难维系。如今,这个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公司正在与世界顶级的面料商开展紧密合作,销售额已从初创时的40多万元扩大到去年的700多万元,年出口额达到约300万元。

     

        “青年人要脚踏实地,对接社会需要,在严格的职业训练和生活磨练中获得知识、技能和智慧,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也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马腾说。

     

    机会青睐有准备的人

     

        在河海大学读书时,朱澄看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同学穿的袜子很破,心想老家华士镇袜厂有亲戚朋友,何不找熟人以出厂价买些袜子送给同学们穿?假期回老家朱澄就用积攒下来的600元钱买了袜子,带到学校来。以后每次回老家,他都要尽力背来很多袜子。后来校门口的商店老板也找朱澄批量进货。一个老板对朱澄说:“你进的货虽然物美价廉,但没品牌。”2007年,朱澄即将大学毕业,他说服父母,卖掉城里的房子到老家开袜厂,专门生产精品袜。朱澄租了200平方米旧屋,买来6台织袜机,招聘6名工人,注册了“CHAN传澄”牌商标,并为产品设计了精美的包装盒。工厂第一年就挣回了投入。

     

        创业过程中,朱澄因为对袜子面料不了解,闹过一些笑话。他意识到问题后,立即组织员工“恶补”面料基础知识,并请来日本专家,帮助企业寻找和弥补生产、管理的不足。根据市场需求,他先后开发出别具一格的绅士袜、除臭袜等上千个品种,年产800多万双,不仅走俏国内,而且还远销日本和英美诸国。

     

        “创业,机会很重要,机会往往青睐有准备的人。没有准备,机会突然降临时是很难把握住的。”朱澄说,在创业的路途上,首先要学会的是去了解市场行情,抓准商机,及时投入。“创业路上永远存在未知数,我们时刻要虚心地学习。”(本报记者 邱 玥)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