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5月21日 星期二

    关注大学生就业

    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去!

    《 光明日报 》( 2013年05月21日   01 版)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又是一年毕业季,大学校园里悬挂的条幅格外醒目,很多毕业生跃跃欲试。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勉励当代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稳走实,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消息传开,大学毕业生很受鼓舞。

     

        基层工作是什么样子?前景如何?有什么甘苦?带着这些大学毕业生关心的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基层是干事业的舞台

     

        “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大学生完全可以干一番精彩的事业。”谈起几年在基层的工作,江苏如皋市东陈镇副镇长周杰深有感触地说。

     

        初到农村当“村官”的周杰,群众对他的第一印象只有一个字:“嫩”。有人甚至问:这样的“嫩竹扁担”能挑得起重担吗?这让周杰很有压力,但他没有泄气,而是静下心来跑村串户作调研,遇到难题,就向村里的前辈们讨教“锦囊妙计”。

     

        有一次,村里要整治一条长5.1公里、长满水花生一类恶性水生作物的河道。周杰布置沿河的居民每家清理宅基地对应的一段。但广播会开了一遍又一遍,又上门动员了一次又一次,仍然没有几家动手。他向一位老党员请教,老党员说:“群众注重的是实惠,清理水花生,没有看得见的好处。你要想办法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

     

        一句话点拨了周杰。经过认真思考,他将农民群众致富愿望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鼓励引导村民开展河塘生态网箱养殖。这个“金点子”激发了农户自发清理河道的热情,10天时间,整条河道被清理得干干净净,不仅为社区省下近8万元的保洁费用,还增加集体收入10多万元,实现了村民增收、环境改善与村营收入增加的三赢。

     

        周杰用扎实的工作赢得了干部群众的认可。他从万富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干起,4年后高票当选为万富社区党总支书记,成为全市最早任社区正职的大学生“村官”之一。第五年,又被东陈镇人大代表选为副镇长,还获得了江苏省“优秀大学生村官”的荣誉。回顾几年的基层工作,周杰说:“在农村广阔的田野上,我看到并收获了比同龄人更多的风景。”

     

        “大学生去基层工作,接触更多的社会现实和人情冷暖,不管是对国家发展还是个人成长都是有益的。现在职位竞聘或者招录公务员都需要有一定年限的基层工作经历,体现了社会对基层工作的重视。对于以后担任较高层级工作或其他重要职务的领导干部,基层工作经历更是必不可少。”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赵庆杰指出,新一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大多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他们了解基层民众的疾苦与现实,与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正是目前诸多深得民心的惠民政策制定的出发点。

     

    基层可以获得骄人的成绩

     

        从山西师范大学毕业后,宫玉峰本来在省城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每次回家探亲,看到乡亲们世代相传、辛勤耕种,但仍然收入微薄,他的心会受到震撼。2007年,他也选择了到山西神池县东湖乡铁炉洼村当“村官”。

     

        宫玉峰通过扎实调研了解到,神池耕地多、耕作方法落后、广种薄收,严重制约当地现代农业的发展。他找准创业契机,决定成立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当时神池农机联合作用还是一个空白,这事儿到底能不能做?资金从哪儿来?

     

        宫玉峰到朔州、河南、河北等地实地考察后,确定这事“能做”。合作社成立了,可资金远不够。这时,神池信用社伸出了援手,为合作社办了贷款手续,加上国家对购买农机具的补贴,他们先后购回一批新型农机具。当年,合作社全年共作业8000余亩,覆盖全县6个乡镇30多个村庄。一年后,合作社拥有入社户20余户,固定资产达75万元。合作社成了农民致富的“火车头”,宫玉峰带领乡亲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后被选为省党代会代表。

     

        基层实践积累的是经验,增长的是才干,磨练的是意志,提升的是能力。“在基层平凡的岗位上,只要肯付出,一样可以获得骄人的成绩。”宫玉峰说。

     

    基层经历会成为终身的财富

     

        在黑龙江省漠河县,80后女民警田坤的名字已经是家喻户晓。2002年,21岁的田坤从警官学院毕业,主动申请到社区,成为漠河县唯一的女“片儿警”。

     

        “干什么,你给我出去!”第一次到辖区居民刘先生家,田坤就遭遇“闭门羹”。这样的事情对田坤来说,早已经成了毛毛雨。十余年来,在最低气温零下52.3摄氏度、无霜期仅83天、“风吹在脸上真跟小刀子一样”的漠河,田坤凭着爱心和韧性,“等、挤、敲”串门,与群众“家长里短”,最终赢得了居民的普遍理解。

     

        基层工作极大地磨练了田坤,大家评价“别人走不进去的她能走进去,别人谈不下来的她能谈下来”。现在,谁家遇到急事难事首先会想到她。

     

        “基层社会关系复杂,工作难度大,许多工作无章可循,只能靠前辈积累的经验去做。”这是很多初到基层的大学生的普遍反映,但这也恰恰是基层工作的魅力,这种特殊的工作环境,对大学生是全方位的锻炼。江苏徐州市委组织部长戚锡生说:“无论是留村任职、考公务员、自主创业,还是另行择业、继续学习深造,基层工作的经历和经验,都将会成为他们终身受益的精神财富。”

     

        记者述评

     

    扎根基层大有可为

     

        “我们把他们当作宝贝呢,时刻关注他们的成长!”各地政府部门都非常重视并悉心培养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群体。“城里少一个大学生没什么,村里多一个大学生就了不得。”群众朴实的语言也表达了他们对大学生人才的期盼。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戴焰军认为:“中国现代化建设,难点在农村,而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关键在人才。大学生到了农村,很快就成为党在农村的重要骨干力量,现实中,很多大学生经过两三年的锻炼,就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或各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领导者。他们培养了和社会基层老百姓的真实情感,也真正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将目光投向了基层的广阔天地,投身广大农村,挥洒自己的青春。据悉,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10年以来,先后有超过14万名大学毕业生志愿到中西部22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2100多个县服务,16000多人服务期满后扎根西部基层。据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办介绍,截至4月25日,已有1万多名应届大学毕业生报名参加今年的西部计划。

     

        近年来,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大学生村官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引导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各级组织部门勇于创新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不拘一格选人才”,也给年轻干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日前,浙江启动了在3年内招聘万名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计划。优秀医学毕业生下基层,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问题,表现优秀的可优先交流到条件较好的地区工作,对多年在基层医疗卫生岗位服务锻炼的优秀人才,也将列入业务或管理骨干重点培养。

     

        基层是年轻人经受锻炼、发挥才智、成就事业的大舞台,有无数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正一步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流砥柱。相信在科学的成长观引领下,将会有更多的大学生将青春和智慧奉献给基层,从基层做起,在“大我”的奉献中实现“小我”,最终获得人生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本报记者 龚 亮)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