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5月20日 星期一

    原汁原味(BOOKS & MUSIC)

    《微妙的真相》

    《 光明日报 》( 2013年05月20日   12 版)

        1989年,柏林墙倒塌,以美苏为代表的两大意识形态阵营之间的冷战宣告结束,此后,一个力量多极化、观念多元化的世界渐渐取而代之。这一变化,对于厌倦对抗、渴望和平的世人当然是好消息。但它对于一个广受欢迎的文学类别——间谍小说而言,似乎并非好事。有人预言,间谍们斗智斗勇的战场不复存在,间谍小说的末日即将来临。人们也一度以为,上述理论至少在间谍小说大师、英国作家约翰·勒卡雷身上得到了验证。勒卡雷的代表作《柏林谍影》(1963)以及由《锅匠、裁缝、士兵、间谍》(1974)、《荣誉学生》(1977)和《斯迈利的人马》(1979)组成的“斯迈利三部曲”,均以冷战为背景。这些作品将生动细微的人性刻画融汇于高超的悬疑叙事技巧中,不仅享誉国际文坛,也为普通中国读者所熟悉。上世纪90年代以后,勒卡雷陆续推出《巴拿马裁缝》、《绝对朋友》、《被通缉的人》等小说,却质量平平。人们怀疑英雄迟暮,已跟不上时代。正当读者准备把他归入历史之时,今年4月,81岁高龄的勒卡雷杀了一个漂亮的回马枪。他的新作《微妙的真相》赢得了一片掌声。

        小说的开端,是一位名叫克里斯托弗·普罗宾的英国外交官被派往英属殖民地直布罗陀执行一项反恐机密行动。行动由英国特种士兵小分队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协作完成,目标是劫持一名为圣战组织提供军火的恐怖分子——英国人负责抓住他,移交给在海岸上等待的美国人,美国人再把他弄上船带离直布罗陀。普罗宾是一名兢兢业业、正直干练的公务员,并没有受过间谍训练,也没有执行特殊任务的经验。他奉命在现场向上级报告行动进展情况。随着一阵骚动和混乱的交火,任务似乎圆满完成。所有行动人员都受到嘉奖和晋升,普罗宾还被册封为爵士。可是,三年后,一名参与任务的英国士兵精神崩溃。普罗宾收到一张神秘纸条,上面的信息使他隐约觉得那场秘密行动有可疑之处。他试图与当年的上司联系,却屡受阻挠,最后找到了年轻的托比·贝尔。由此,两人携手追寻真相,最终揭开一个惊天秘密。

        《微妙的真相》成功将悬念留到最后一页,使读者在震惊中思考当今国际反恐战背后令人不安的现实。这部小说,证明勒卡雷思想未过时,技艺未褪色,仍然值得期待。(萧 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