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的印象里,他们中的大多数,或只能依靠低保维持生活,或流落街头,成为依靠社会供养的人群。他们,属于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残疾人。
4月底,本报记者走进吉林市丰满区小白山乡、昌邑区孤店子镇和长春市双阳区齐家镇等地,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在这片春光明媚的黑土地上,许多残疾人在残疾人联合会的帮助下,正在用自己的勤劳和上进,改变着自己和身边残疾朋友的命运。今年5月19日是第二十三次全国助残日,全国各地广泛开展扶残助残活动,通过多种方式惠及残疾人。吉林省的尝试和努力,是它们中的一个缩影。
授人以渔:让残疾人带领残疾人
“大家伙儿!别流落在社会上!咱们要劳动,要工作,咱们都能挣钱!”吉林市丰满区小白山乡村民张云山的内心始终在呼喊——“要靠生产劳动改变残疾人自己的命运!”
记者走进张云山经营的风味餐厅时,他正在电脑屏幕前查看安装了监控摄像头的猪舍。这位患有小儿麻痹、26岁时左手致残的中年农民,如今已经拥有了自己经营的养殖产业,创建了农家风味餐厅,去年的年收入已达80万元。而最让他感到骄傲的,是他的一个特殊身份——“一带十传百培训工程一级带头人”。
谈到过往,张云山几度哽咽,“手受伤后,我迷茫了很久,对生活没有信心。”他更愿意谈2007年之后的故事,“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勇气。”
为帮助农村残疾人学习技能,提高生产能力,帮助他们实现生产增收、经营增效、收入增长,吉林市残联在2007年实施了“一带十传百培训工程”:在每个乡镇培养至少一名残疾人“一级带头人”,由他们带领来自各个村的数十名残疾人“二级带头人”学习,最后向数百名各村的残疾人传授农业生产技术技能。
从2007年初开始,吉林市残联邀请省农科院及地方高校的专家学者,举办了13期“一级带头人”培训班,各县、乡镇举办了457次“二级带头人”及残疾人农业技能培训班,培养农村残疾人的农业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
“培训非常有针对性,而且实用。我们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残联就帮我们联系这方面的专家。”张云山露出了笑容,从夹克内侧的兜里掏出了一本通讯录,“这本通讯录已经快被我翻烂了!上面都是农业技术的专家,还有市场方面的联系人,这是我的宝书啊!”
现在,张云山带领8位残疾人“二级带头人”,努力为乡里的残疾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创办了小白山乡养猪协会,扩建了350平方米的猪舍,饲养绿色黑山猪100多头,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予人以任:让残疾人团结残疾人
在吉林市吉得利工贸公司的冷冻车间,十多名工人正在忙着包装速冻甜黏玉米。他们大多身患残疾。
“我非常珍惜这份工作!”工人杨桂兰向记者说,“董事长马洪贵给咱们提供了就业的机会,现在我们家5口人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自幼残疾的马洪贵,在昌邑区孤店子镇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是吉林市吉得利工贸公司的董事长,也是这个镇的“一级带头人”。他的公司吸纳了百余名残疾人员工,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分配在不同的岗位。同时,他创立了“公司加农户”的带传方式,形成农村生产经营联合体,每年收购残疾人农户的玉米,并且给这些农户高于市场价格的收购价。
在带领记者参观厂房时,马洪贵步履蹒跚,他说:“在残联的帮助下,我不仅要带领大家致富,也成为了政策宣传员,让‘二级带头人’在村里的组织事务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一带十传百培训工程”的推进中,吉林市残联注重带头人在残疾人群体中发挥的组织作用,加强了村一级的残协组织职能,要求在村里增设残协专员,由“二级带头人”担任。
这些残协专员,成为了村残疾人工作的业务员,而且通过现身说法,鼓励残疾人自强不息,让残疾人团结为一个集体。
惠人以策:让残疾人活得更有尊严
在长春市双阳区齐家镇郭家村,《郭家村残疾人居住分布图》和《郭家村残疾人农机互助组分布图》悬挂在残疾人专业合作社的墙上。
“长春市残联推出‘农村残疾人农机互助组’的政策后,咱们这里有能力劳动的残疾人开始使用农用机械,方便了互助组里残疾人的生产活动。”合作社理事会理事长赵凤芹说:“互助组的组长向乡镇一级的残联申请,就可领到农机具。大家干劲十足!有的残疾人使用农用机械,比健全人用得还好!他们活得很自豪!”
今年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是“帮扶贫困残疾人”。据农村贫困残疾人摸底调查,目前我国仍有1500万以上残疾人生活在国家贫困线以下,占贫困人口总数的12%以上。
“残疾人由于身体条件所限,同时心灵也脆弱,许多人没有承担风险的能力,面临着难以与社会其他成员平等发展的困境。”吉林省残联副理事长潘宏峰指出,“还有很多根本无法从事生产活动的残疾人,他们只能依靠政府、依靠社会来生存。因此我们必须要把工作落实得更深、更细,让他们活得有尊严,有梦想。”
中国残联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每一个生命都有尊严,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自主创造幸福,是扶贫的根本之道,更是残疾人获得认可、塑造尊严的重要途径。有尊严,才会有梦想,正是这些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扶贫措施让贫困残疾人对未来充满期待和梦想,有尊严地生活下去。”(本报记者 彭景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