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历史长河中短短的一个瞬间,却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关键时间。连续五年推荐“文化企业30强”,见证中国骨干文化企业的成长,见证中国文化产业的壮大。透过新鲜“出炉”的第五届“文化企业30强”名单,能读出许多信息……
做大做强的“主力军”
今年的入围企业中,既有文化艺术、广播影视、出版发行等传统文化企业,也有动漫游戏、网络文化、主题公园等新兴业态的文化企业。在多项指标标准提高的情况下,今年入围企业总数达到113家,比去年增加46家,显现出各地文化企业迅猛发展的良好态势。
从各项数据指标来看,今年“文化企业30强”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今年“30强”企业总的主营收入首次超过2000亿元大关,达2047亿元,比上届增长28%,表明文化企业总体实力更强。
二是上届“30强”中有24家企业在本次入选,占总数的80%,且主营业务收入、净资产分别比上年增长19%和16%,说明原有的“30强”企业总体上仍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
三是新入选的6家企业,分布在除出版发行类之外的其他四个类别。从所有类别企业发展情况看,文化科技类企业利润率最高、发展势头最好,充分反映了科技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体现了各地近年来在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
此外,在涵盖门类上,首次有工艺美术企业、新媒体企业和跨领域、跨行业经营的综合性文化企业等入选;在推荐企业范围上,增加从事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工艺美术品生产等文化企业,及时反映了2012年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修订情况;在评价指标上,经济效益指标有主营收入、税前利润、净资产和纳税总额,今年适当加大了主营收入和净利润的权重。
“走出去”的“国家队”
文博会如今已成为文化产业“走出去”的见证者,不论国企还是民企,一批批文化企业借助文博会将优秀文化产品与项目推向海外,一个个“30强企业”已成为“走出去”的“国家队”,用实力和行动,不断提高着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
收购美国AMC影院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在全球,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拥有影城495家,6000块电影屏幕,占有全球近10%的市场份额,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拔得国内电影院线品牌的头筹,并引起世界电影行业赞叹。
而连续五届入选中国“文化企业30强”的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作为我国目前唯一拥有全球演出业务的文化央企,秉持“让世界成为中国的舞台”的坚定信念,以“布局全国、走向世界”为发展导向,产业链建设更加完善,国内外影响力不断扩大,从中国文化产业特别是中国对外文化产业的“战术单位”上升为“战略单位”。
在文博会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分会场上,卡通教室、动漫舞台、主题公园展示,则令无数中外来宾流连忘返。原本以传统电子制造业为主业的深圳华强集团,蜕变为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后,给人们“端”出了丰富的数码电影、游戏软件、数字动漫成果“大餐”,成为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一支劲旅。
从整体上看,“文化企业30强”堪称中国文化产业各门类的“佼佼者”。相信随着与科技、资本等跨文化业态的不断融合,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将有更多更强的文化企业从“国内领先”走向“国际一流”,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民营文化企业的“领头雁”
今年的“文化企业30强”,既有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等老字号的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也有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反映了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多种门类、多种所有制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
此次入选企业中,民营文化企业入选类别和数量均有增加。完美世界、杭州宋城、盛大网络、万达文化产业集团、光线传媒、百视通、集友艺术框业——这7家民营文化企业入选本届“文化企业30强”,占总数的23.3%,为历届最高。其中4家为首次入选,反映出近年来在国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政策环境下,民营文化企业正逐步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不仅使得底蕴丰富、资本雄厚的文化企业继续充当“领头雁”,而且催生出三维动画、网络游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一系列新兴文化业态,增强了文化企业的创造力和传播力。新兴业态所孕育的蓬勃朝气,同样展现在“文化企业30强”的名单中。
与此同时,转制国有文化企业继续巩固和发展了优势地位。在今年“30强”企业中,2003年以来转企改制的企业共有19家,占总数的63.3%。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23家,占总数的76.7%,主营收入超过入选企业主营收入总和的80%。这反映了国有文化企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体制机制创新成果得到进一步显现,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本报记者 张玉玲 易运文 邱 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