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5月15日 星期三

    光明时评

    “抢水潮”凸显危机处理意识滞后

    耿银平 《 光明日报 》( 2013年05月15日   06 版)

        据媒体报道,5月12日下午,江苏仪征出现市民抢购饮用水的情况,原因是当日凌晨一艘载有12500吨石灰石的海轮在碰擦南京长江大桥桥墩后沉没,船上有少量燃油泄漏江面,下游市民担心水质受到污染,遂竞相去超市购买饮用水。

        在地方政府危机处理意识不强、处理手段不够现代化时,出现一些“信息疏漏”尚可理解。但是,当下公共危机处理能力已成为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出现“抢水潮”,公众就有些难以理解了。分析此次“信息疏漏”,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思考。

        其一,地方政府的信息危机意识不够敏锐,甚至可以说有点迟钝。比如船撞桥墩的时间是凌晨4点,南京市海事局发布通报后,如果仪征市政府能认识到“沉船地恰好就在仪征自来水厂取水口的上游20公里左右”,可能会给仪征市造成水污染,就应该在第一时间抢占信息先机,及时告知公众,这种“敏感”将会消解危机。遗憾的是,仪征市的信息回应“自来水取水口目前未发现异常”,比危机初发整整错后了13个小时。

        其二,仪征市政府发布的信息仅有70多字,针对“危机焦点”的油泄漏,没有提到任何处理方案。信息过于粗糙、混沌,会加剧小道消息的爆炸性传播。

        其三,缺乏及时新鲜的公开互动和信息交流。要想让政府信息成为危机处理的“方向盘”,政府一定要时刻和公众进行及时真诚的互动,将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说明白。仪征市的信息发布,类似一种被动、单向度的发布,公开互动不够充分。

        笔者认为,政府的公共危机处理意识必须与时俱进。首先,要建立权威严格的信息披露和发布制度。各种信息尤其是权威信息的发布,要经过严格、认真的审核和把关,确保发布的每一个信息经得起考验,保持最大程度的准确性、稳定性。第二,建立常态化的信息监控和信息处理机制,把握信息处理主动权。第三,加强与主流媒体、公共舆情的良好互动,将最新的信息送给群众,将透明信息落到实处,取得群众的心理信任,杜绝不良信息继续发酵。唯有政府做到这些,才能要求公众提高信息判断能力,做清醒、独立的判断者。这样的互动,才能把应对危机时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带入良性循环。(相关报道见13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