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5月15日 星期三

    文化评析

    作家当编剧,也可坚持创作原则

    许云泽 《 光明日报 》( 2013年05月15日   06 版)

        作家不必纠结于转型当编剧,但不纠结的原因不是轻松潇洒地放弃了严肃创作,而是应该具有在剧本这一文学体裁上也能坚持“单纯宁静”创作原则的信心。

        5月13日,光明日报“文化评析”栏目刊发了《转型做编剧 作家莫纠结》(以下简称《转型》),评述了时下越发普遍的作家转型当编剧现象,将其主要原因归结为对收入待遇的追求,并呼吁文化职能部门扶持作家,改善其生存环境。笔者认为,简单地将剧本与严肃文学对立,认为前者只是“服务于市场需求”,为从事它甚至存在“知识分子对道义、良知坚守的执著与割舍的痛苦”,这个观点值得商榷。

        好的编剧本身就是作家。与小说、诗歌、散文一样,戏剧剧本是具有独创性并以一种形式固定的智力表达,这种独创性和固定形式从源头上规定了它的文学体裁属性。虽然因为需要结合的表演、影像等表现手段和需要借助的舞台、电视等传播平台,戏剧剧本部分地带有大众传媒的性质,但与其文学体裁并行不悖。同样的,无论是诗词还是小说,在它们发展流变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具有双重乃至多重属性。诗词歌赋还是戏剧剧本,与严肃文学还是大众阅读,是在两个不同的范畴下进行的讨论,前者是文学体裁的区别,后者主要指向创作动机、方法以及目的,指向创作是否具有独立性、完整性,具有自觉的形式表达和美学诉求。《转型》一文将剧本划归到严肃文学的对立面,是混淆了概念的范畴,在此基础上断言编剧即是以娱乐为取向,是其他体裁作品的作家退而求其次,乃至违背了“让读者心灵感动”的文化精神,有失偏颇。

        无论哪一种文学体裁的作品,要达到严肃文学的标准,都需要经过大浪淘沙,有巨量的作品做基数。这既是一个概率性事件,也有着必然性。可以想见,经过时间考验,现今众多的影视剧中,同样会如亭台案头的诗歌中脱颖而出三百首、勾栏瓦肆的元曲中遴选而成三百篇一般,流传属于自己的经典作品。这一景象正在慢慢形成,正在从事戏剧剧本创作的每一个编剧,不论专业背景、出身履历,都是这个历史过程的参与者。作家转型当编剧,自然不必纠结,但不必纠结的原因,绝不应该是轻松潇洒地放弃了严肃创作,而是应该具有在剧本这一文学体裁上也能坚持“单纯宁静”的创作原则的信心。

        事实上,作家不一定能当好编剧。如同民族、美声唱法的歌者不一定能演绎好通俗歌曲一样,由于体裁的特点,戏剧剧本创作有自己的形式规矩、结构规律、表现手法,需要经过严格而专业的训练。试水编剧绝非屈尊,反而是作家拓展创作空间的机会。摆正心态,编剧才会成为作家的广阔天地,作家也会因为坚守了“道义与良知”,为影视剧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