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至今,我国的体育产业产值每年都保持16%以上的增幅,连续5年呈“蛙跳式”发展。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体育产业还处于初级发展水平。2007年,欧美人均年体育消费在300美元至500美元之间,而中国却不足100元人民币。
记者:目前大众对体育产业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您能描述一下成熟的体育产业模式是怎样的吗?应该建立在竞技体育的基础之上还是群众体育的基础之上?
邓丽丽:了解体育产业首先要搞清楚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关系,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体育事业是满足社会精神文明需求的,更多注重的是社会效益;而体育产业更注重经济效益,注重商业模式的建立。但是目前在中国,两者无法分开。
我国的竞技体育在经历了北京奥运会的辉煌之后,民众的金牌情结逐步淡化。和东京奥运会后的日本、汉城奥运会后的韩国极为相似,我国的国际形象已不再仅需要奥运金牌来支持和维系。越来越多的人更关注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关注运动本身,关注身体健康。在后奥运的体育事业发展时期,提高群众体育的重视程度,使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并驾齐驱,共同成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总之,成熟的体育产业的发展模式,包括竞技体育的方方面面,包括运动员的形象包装,体育明星制的打造;包括成功的赛事运营,包括体育管理者经营者的专业化程度,体育市场的成熟等等。也包括如何发展国家的群众体育,全民健身。
记者:大众理解的体育产业多是从经济物质层面来理解,您认为体育产业有没有精神支撑?
邓丽丽:体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产业是“大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是当代人类社会最显著的生活方式之一。体育文化产品包括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两类。有形的体育产品一般是物质产品,而无形的体育产品主要是为大众提供以体育文化为核心的精神产品,例如体育偶像明星与娱乐产业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系列文化产品,如海报、服装、音像制品及其周边产品。可以说这些文化产品是物化的体育精神产品,因为使它们区别于其他同类物质产品的主要特征是蕴含在其中的体育文化。这就是作为大文化产业的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相区别的核心所在。特别是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本身就是体育产业的发展的成功案例。
记者:中国的体育产业大环境如何?中国的体育产业处于什么样的阶段位置?与欧美成熟的体育产业的运作主要差距在哪里?
邓丽丽: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中国文化产业出现了大繁荣景象,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于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好的机遇。1998年,“中体产业”股票在上交所成功上市,通过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进行资本运作,标志着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近年来,李宁、安踏、特步、匹克等多家体育品牌登陆资本市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体育公司及涉及体育产业的公司,分别在中国大陆、香港、美国、新加坡证交所有22家公司上市。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是以体育场馆改革作为切入点开始,随后出现了一系列的商业性国际体育赛事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体育中介服务。竞技体育带动了大众体育的市场需求,体育用品和体育健身休闲会所的需求持续增加。与此同时,体育彩票也成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家体育总局的统计数字表明,2005年至今,我国的体育产业产值每年都保持16%以上的增幅,连续5年呈“蛙跳式”发展。2003至2004赛季,CBA的市场开发收入约为2700万元,3个赛季后就增长到1.5亿元。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已初具雏形,形成了一个拥有体育产业经营性机构两万多家,总投资额已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年营业额超过600亿元人民币的体育市场。
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体育产业还处于初级发展水平。有关专家分析,2007年美国和欧盟两个经济体的体育产业总产值8000亿美元,再加上加拿大、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全球体育产业总产值肯定超过8000亿美元,而中国所占份额很少。目前欧美人均年体育消费在300美元至500美元之间,而中国人均年体育消费不足100元人民币,如果达到欧美的一半,就将形成一个每年2万亿元人民币的巨大市场。
记者:现在许多中国做体育产业的公司都遇到发展瓶颈,主要原因是什么?
邓丽丽:这个问题需要分开分析,体育产业具体的运营公司可分为赛事运营公司和赛事相关产业的服务公司,例如体育明星经纪团队,体育旅游服务公司等,还有体育用品公司。
目前社会上议论比较多的是体育用品公司,体育服装公司业绩下滑的问题。在体育服装公司中,在中国目前经营的公司有耐克、阿迪达斯、李宁、锐步、特步、安踏等等众多体育用品品牌,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各大运动品牌的跨国巨头纷纷加大在华的投资力度或者是改变其在华营销策略,面对洋品牌的强劲攻势以及中国入世后市场壁垒降低甚至消失等不利因素,国产品牌如何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做出自己的特色,在竞争市场上保证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分析的问题。
每个企业的股东构成,经营决策路径不同,营销策略不同,不能一概而论说存在同样的困境。但是从原则上说,应该是一个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问题,面对一个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时代,面临一个电商时代及网购趋势的到来,如何迅速顺应时代要求,将产品适应市场要求及消费者习惯。企业决策者要有远见与战略眼光,迅速调整,保持高增长。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上市公司基本上都是服装品牌公司,真正的体育服务公司没有。除了中体产业外,业绩分析也无从可考。由于我国体育产业处在初步发展阶段,产业市场化还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之中。(本报记者 侯珂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