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汶川特大地震后,灾难改变了灾区人民命运的轨迹,却没有动摇他们拼搏的勇气。伤痛的磨砺更加激发他们含悲奋起以及追寻梦想的信念和决心。
本报今起推出《跨越苦难 追寻梦想》专栏,讲述汶川地震以来灾区广大教师、科技人员、医护工作者等不同人物的亲历故事,展现他们感恩奋进、不屈不挠追寻中国梦的感人事迹。敬请关注。
五月,四川省都江堰市绿色浸染每一寸土地。在崇义镇的现代农业产业带上,都江堰孙桥公司的大棚里,各色的名贵花草争奇斗艳。
大棚背后,是植物“克隆”的组织培养车间。进入窗明几净的车间内须经严格消毒,崇义镇土桥村村民尹茜裹在专业工作服里,只露出半张脸。她熟练地将工具在酒精灯上炙烤消毒,然后在器皿里将一小棵山葵分成若干个茎接,然后再用镊子均匀地放入透明玻璃瓶装的培养液中,一次植物“克隆”便告完成。经过多次这样的接种,植株数量将迅速扩大。
在这样的车间里,与尹茜一同工作的有近80位姐妹,她们都来自周围的村庄。尹茜一天可完成150瓶左右的组织培养瓶,一月有2700元左右的收入。
尹茜是去年8月份到都江堰孙桥公司上班的。公司的技术员手把手地教会了她和姐妹们组织培养的每个工序。在尹茜眼中,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收入比原来在家里种田高多了,而且早晚可以照顾上学的孩子。
从家庭主妇到农业高科技的产业工人,尹茜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蜕变。蓦然回首,尹茜感叹这五年变化太大了。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在广东打工的尹茜丢下活儿就回了家。家里的房屋虽未倒塌,但也破坏严重;还在上幼儿园的女儿时时想起地震时的可怕,经常哇哇大哭。那时,她真有种天塌下来的感觉。
伴随灾后重建,尹茜的房子维修加固后重新启用,村子里通了路、自来水、天然气,变成了令城里人羡慕的优美小区。丈夫买了一辆小货车跑运输补贴家用。家里的责任田一部分种上了苗木,而大部分则流转给了农业公司,成为都江堰市十万亩现代生态农业集聚区的一部分。
灾后重建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让尹茜由过去的一份收入变成了多份收入。土地流转获得租金收益,自己和丈夫都从传统的种地中解脱出来,可以跑货运,到工厂上班。而且,现在的上班和过去在外打工不同,就近就业可以每天照顾孩子和老人;一家子每年能稳定地存两三万元。这已成为都江堰市数十万农村群众震后生活的一种新方式。
尹茜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她希望自己能在组织培养车间一直干下去,这位35岁的新工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五年时间,尹茜的孩子已经长到了11岁。孩子的愿望是将来做医生,理由是“妈妈的身体不好”。说起女儿,尹茜满怀梦想,满怀希望,干劲十足。
(本报成都5月12日电 本报记者 李晓东 危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