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5月12日 星期日

    古籍整理

    发掘地方志文献的新价值

    ——访《中国地方志佛道教文献汇纂》主编何建明

    《 光明日报 》( 2013年05月12日   04 版)
    《中国地方志佛道教文献汇纂》

    何建明 主编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中国地方志佛道教文献汇纂》简介

        “中国地方志佛道教文献汇纂”项目于2008年1月启动,2010年1月完成全国地方志文献搜集及数据库建设,并全面启动甄选与排版工作,2011年下半年列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2年12月,丛书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全书分寺观卷、人物卷和诗文碑刻卷三大系列,共1039册,涉及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所有省市区县和一些重要乡镇的历代地方志中的各种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文献。方立天、楼宇烈、牟钟鉴等知名专家充分肯定这一繁浩而艰巨的工程在宗教学术研究上的开拓性意义,认为其必将开辟佛教和道教研究的新局面,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贡献。

        近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地方志佛道教文献汇纂》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该书从6000余种地方志中搜罗出与佛教、道教文化相关的文献,是迄今为止对中国地方志进行最大规模的专题文献的选编和整理。记者日前采访了丛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教授何建明。

        记者:历代地方志中有关佛教、道教文化的记载,具有怎样的史料价值?

        何建明: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三家为代表,过去国内外学术文化界对释、道两家历史文化的探讨与研究主要依据佛教《大藏经》和《道藏》等教内文献和其他各种正史文献,而对于数量巨大、更全面真实地反映释、道二家历史文化原貌的地方志文献却极少开发利用,从而使许多的研究只能局限于少数历史人物、思想和事件当中,而对于在各地区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以及释、道二家与地方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各种关系等更具体的研究,则非常缺乏。

        地方志大都是由历代各地方的行政长官主修、并由当地有一定影响的儒生纂辑的,它不同于中央政府编纂的“国史”,也有别于带有宗教色彩的“藏”书,一方面对于各种“佞佛谄道”予以贬斥,另一方面对于释、道二家有益于劝善戒恶、助贫济困、促进公益和净化风俗等予以褒扬。因此,《中国地方志佛道教文献汇纂》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根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和《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的著录,现存的中国历代地方志大约有8000多种,我们这次直接采用的达到6700多种,是目前对历代地方志文献的最大规模的发掘和利用。

        记者:方志文献的梳理和汇总,对认识佛教、道教文化的发展有何帮助?

        何建明:丛书按照2012年中央政府颁布的最新行政区划,先分为华北、东北、华东等各大区,再按大区内各省市区县乡镇依次排列,并在各行政区划内按方志编纂或刊刻的年代依次排列。这样既在空间上相互联结成不同形式的整体,又在时间上充分展现出同一地区不同时代方志所反映的释、道两家文化的历史发展面貌。

        事实上,释、道两家文化的发展跨地域特征很强,正是如此全面和大规模的地方志文献汇纂,才使得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域之间和不同时代之间释、道两家文化的传承和影响更真实地呈现出来,从而能够更全面和真实地反映出中华释、道两家文化的时空动态流变和中华文化既多元又统一的历史特征。因此,地方志文献不仅能够反映各个地方的历史文化,而且通过各地方志之间的关联的、补充,能够共同反映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华历史文化。

        记者:这套丛书有1039册之巨,编纂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何建明:这项工程实际上是我25年前刚开始从事释、道两家历史文化研究时就生发的一个愿望,但条件一直不成熟。直到2006年,我又重新生起了这个愿望,终于在2008年初正式启动了编纂工作。由于工作量巨大,我们专门招聘了一批研究人员在我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直到今年年初才全部完成。

        每页文献都要经历这几道工序:初选、排版、第一次校对、主编助理校勘、第二次校对、主编审校、主编助理最后校正和编排页码。由于我们对各个方志的内页进行了全面的直接检阅,因此校正了《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中的著录错误60多处。这使我们深切感受到,再权威的学术著作都难免会有重要的差错,只有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才能将差错降到最少,从而为读者提供真实可靠的学术作品。

        本报记者 杜 羽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