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感悟与思索向更普遍也更永恒的空间延伸,故事就不再是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中的一个“传说”,它同样能够焕发出现代生命力。
国家话剧院舞台剧作品《青蛇》的演出渐入佳境。3月底在香港轰动演出6场之后,4月在北京的演出几乎场场爆满。之后,这出戏还将赴台湾展示交流。
经过几年创作期的“磨剑”,这部由田沁鑫执导,袁泉、秦海璐、辛柏青等出演的舞台剧作品,不但给李碧华同名小说原著,也给“白蛇传”这个传统的戏剧底本,带来了新的面貌。还是那个“白蛇传”,还是那个断桥相会、水漫金山,创作者如何赋予家喻户晓的传统故事以现代生命力,使得作品叫好又叫座?
电影《青蛇》的导演徐克有这样的观点,创作者应该在三个层面上对文艺作品的表达投入精力,即本能、伦理、哲学。这恰好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相印证。观众对于文艺作品的需求层次随着本能、伦理和哲学的三重境界一步步递进,才会一步步“入戏”,才会在观剧中引发共鸣、得到满足。而舞台剧《青蛇》以其最终成功的呈现,给予观众这份共鸣与满足。
妖、人、佛三界关于情感与价值的纠葛,以及对人性特点的讨论,是演绎“白蛇传”这个传统故事避不开的主题。身为蛇妖的小青,懵懂地追求着爱情的满足,这种追求因其大胆、热烈,更因其坚贞不渝,使观剧者对其产生理解和移情,人物设定在本能层面上得以成立;而以做人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与存世追求,修行千年的白素贞对于“寻常人家窗户里灯下的身影”的渴望强烈而执著,这使得她和许仙之间的现世安好,只需寥寥几个场景的展示,便可令人动容。在伦理层面,作品准确地把握住了人类社会的价值观所织起的这张网,将剧中人物和观众以“同理心”的方式凝聚在了一起。法海的设定,则是作者在哲学层面的表达意图。授业解惑与个体情感之间,自发的恻隐之心与自觉的慈悲之怀之间,如何抉择,作者在法海这个人物身上展开了充分而深入的探讨,这也正是舞台剧《青蛇》独立和具有新意的思考所在。
不止于此。舞台剧《青蛇》还在美学上提供了新的元素,即对于东方禅意的展现。无论是烟雨迷蒙的江南水乡,还是惊天动地的水漫金山,多媒体舞美的设计使用为营造舞台氛围、配合剧情需要增色不少;而剧中插科打诨式的台词,也是对中国传统戏曲剧场氛围的回溯。作品较好地实现了剧场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带给观众有现场的感悟,也有长久的思索。而在剧末,作者以“轮回”的方式引入了一小段现代邂逅的设计,将这种感悟与思索向更普遍也更永恒的空间延伸,故事不再是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中的一个“传说”,它同样能够焕发出现代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