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5月07日 星期二

    血的事故应是履责的警示碑

    《 光明日报 》( 2013年05月07日   02 版)
    蒋跃新/新华社

        7人死亡、21人受伤,发生在河南省延津县的“升楼”事故,把人们的目光吸引到了乡村建筑队身上。尽管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行动还算及时,但人们仍难免会问:“盖房靠经验、工人临时凑、安全靠运气”的“无资质”乡村建筑队在当地已经存在好几年了,政府职能部门为何直到这次伤亡事故发生才发现?

        事故调查证实,承接工程的乡村建筑队没有施工资质、安全防护设施缺失、施工人员未经培训、安全观念淡薄等,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媒体报道显示,这样的建筑队在当地乡村并不少见。他们“盖房靠经验、工人临时凑、安全靠运气”,安全生产隐患重重。

        出了人员伤亡事故,施工的建筑队当然要承担直接责任,但作为监管者的政府职能部门绝不能以一句“建筑队无资质”便脱了干系。

        “无资质”的乡村建筑队能够长年活跃在乡村建筑施工市场,根本上是因为当地农村对建筑施工有巨大需求。据记者了解,当前一些地方农民群众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十分旺盛,有的地方农民盖房请建筑队需要排队等待几个月。这种情况,难道县、乡政府有关部门干部毫不知情?如果知道,为什么不去“问需于民”,在建筑施工管理上采取必要措施呢?

        与此类似,一些地方职能部门履行职责“步子跟不上调子”的情况相当普遍,会议上、文件中说得头头是道,管理和监督作风与方式却严重滞后于实际需要。有的监管部门长期“衙门化”,坐在办公室等举报投诉、媒体曝光、事故突发,问题严重了搞一次“运动式”检查整顿,过后又回归原样,结果,工作方式和效果始终在原地“打转转”。

        亡羊补牢虽为时未晚,但未雨绸缪更是管理所需。“无资质”的建筑施工队可以查处、取缔,但农村群众的建筑需求取缔不了。一次血的事故不应成为群众改善居住条件的绊脚石,而应成为基层政府履行职责的警示碑,否则行政的“资质”就需要检讨了。

        基层政府最大的优势是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基层干部应当走出高楼大厦,到群众中去、到生产生活第一线去开展工作,了解群众需求、把握社会脉搏,使行政管理跟上形势要求,跟上时代步伐。

        (新华社北京5月6日电 记者翟永冠)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