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7岁的我考入浙江大学。那时的我绝对不会想到,5年之后,“为抗战中的浙大、为竺可桢老校长写一部话剧”这样一个光荣的任务,会落在我的头上。
竺可桢这位科学大师的一生跨度长达八十四年,受他教诲、感召的学者、青年又何止成千上万!如何将竺校长的一生凝练概括到两个小时之内?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为此,我们请教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国家一级编剧喻荣军老师。
喻老师建议我们采用“块面式”结构,即选取竺校长一生中的几个重大事件着力刻画,以点带面。少年留美、组建中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烽火中的浙江大学、解放后的全国考察、晚年在北京小四合院中坚持气象记录……在一个个事件的串联下,竺校长的一生逐渐鲜活起来。
经过紧张的前两稿创作,《求是魂》试验版在校内搬上舞台。这一版的《求是魂》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我们想表现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竺可桢?竺校长的一生是践行求是精神的一生,而“求是”究竟是什么?当代青年眼中的“求是”又是什么?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求是魂》的创作只能在大量人物、事件的迷雾中徘徊。这时候,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任少波老师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建议。根据他的建议,我们提出了本剧的主线:竺可桢是“文明火种的守护者”,“上下求索的科学家”。围绕着这两条主线,我们重新组织了本剧中涉及的事件和人物,整个作品有了主心骨,有了灵魂。
在创作人物传记时,如何在追求戏剧可看性的同时忠于历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十分幸运的是,竺校长从在美国求学期间开始记日记,一生从未中断过!1936-1974年的日记长达八百多万字,这对于我们创作小组而言,是最宝贵的素材。在竺校长的一字一句当中,我们彷佛亲眼目睹了历史的风云变幻。不管是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还是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竺校长一直保持着学者特有的坚韧和单纯。他不停地学习、工作,不断追求科学和生命的真理,并将这份追求真理的精神无私地播撒给身边的人。拜读竺校长日记,如同跟大师促膝谈心,所有创作组的成员都得到了精神的滋养和思想的升华。
(作者为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2007级学生、《求是魂》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