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5月06日 星期一

    光明时评

    “打回去”的狼性教育不该提倡

    陈 方 《 光明日报 》( 2013年05月06日   03 版)

        一味地向孩子灌输“狼性教育”,孩子从小就“被狼化”,比孩子受了欺负更可怕的是,孩子从小就没了规则意识。为人父母,确实应该对此有所反思。

     

        近日媒体的一个调查采访引起公众热议,采访对象蔡先生告诉记者,女儿刚上幼儿园时总被班上的男生欺负,蔡先生教育女儿“打不赢就咬”。结果女儿把对方咬伤了,蔡先生提着大包小包到对方家里道歉,回家来却表扬了女儿。

     

        “一定要打回去。”蔡先生的教育理念并非个例。据《武汉晨报》近日报道,一位家长在本地论坛上发帖规劝那些“教孩子还手的家长”,结果遭到众多家长的反对。在这则点击率过万的帖子中,绝大多数家长都表示“不教孩子还手,受了欺负怎么行”?

     

        如果有心逛一逛育儿或亲子教育的论坛,有关“该不该教孩子以暴制暴”的帖子遍地开花。孩子们在幼儿园打闹是常有的事,偶尔受点“欺负”也在所难免,很多家长都面临着该不该教孩子“打回去”的问题。明知道打人不对,但又担心孩子被欺负。纠结中,家长们常常会有意无意地灌输给孩子“一定要打回去”的观念。

     

        把成人的世界观强加在孩子的世界里,就一定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树立自信吗?未必!在教育专家看来,幼儿园中孩子们互相打闹,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锻炼孩子解决问题和社会交往能力。而家长教唆孩子“以暴制暴”,这样的处理办法简单又粗暴,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可是家长们为何又习惯教育孩子“以暴制暴”?爱子心切、担心孩子吃亏受欺负是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更多家长意识到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如果孩子性格过于懦弱,长大后会不利于在社会上立足,于是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打回去”便成了“竞争”的第一步。

     

        在丛林法则中,柔弱的羊总是被勇猛的狼吃掉。在幼儿园里,被别的小朋友欺负了,家长就会以为自家孩子过于“羊性”,不具备“狼”的野性,没有“竞争”意识。可实际上,处理幼儿园里孩子间的打闹也有它的规则,比如孩子间自己的调解,老师的调解等等。“以暴制暴”打回去的教育观念,只会从小强化孩子丛林法则的意识。一个没有规则意识的人,即便长大后善于竞争,恐怕也不能与他人健康良性地竞争。

     

        受欺负了要“打回去”,这只是家长们培养孩子“狼性”的一方面。现实中,有的家长还在孩子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灌输“狼意识”,想方设法鼓励孩子成为强者。正是因为契合了家长渴望孩子都成为强者的心理诉求,社会上有关“狼性教育”方面的书籍大行其道。最终,家长们不辨良莠盲目“学习”,孩子被灌输的种种“狼意识”也令人担忧。

     

        幼儿园里教孩子“以暴制暴”,那是江湖法则。比孩子受了欺负更可怕的是,孩子从小就没了规则意识。社会竞争再激烈,规则也不可突破。一味地向孩子灌输“狼性教育”,孩子从小就“被狼化”,真的是在帮助孩子成长吗?为人父母,确实应该对此有所反思。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