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更多年轻人成为外宣工作中的老吴。”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5月3日在“使命·传承 让青春在外宣事业中闪光——中国外文局学习吴永恒同志先进事迹交流会”上说。
4月27日、28日,本报头版分别刊发了《祖国,我在拉美大地为你放歌》、《“吴永恒活在一个大舞台上”》两篇报道,追忆、缅怀已故《今日中国》杂志社拉美分社社长吴永恒,引发了中国外文局系统内学习吴永恒精神的热潮。
“外宣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不可摧”
曾在墨西哥分社和秘鲁代表处实习锻炼的《今日中国》杂志社团支部书记朱虹谈起吴永恒,数度哽咽。“无论在车上,办公室,还是吃饭,吴社长聊的最多的是如何更好地开展本土化工作。以前,有许多同事说他是中拉友好的民间大使,我还不太明白。到了墨西哥后,我才知道,这个称谓他当之无愧。我曾和他一起参加墨西哥企业家大会,他作了名为《中国的成就与挑战》的专题报告。演讲之后,吴社长的身边依然围着很多当地人,与他继续交流。后来,外籍雇员告诉我,许多墨西哥人已经成为吴社长的铁杆粉丝,他的讲座举办到哪里,他们就会跟到哪里。墨西哥前总统埃切维利亚多次对媒体表示,他对中国的了解全部来自《今日中国》。”
“做外宣这样一个并不轻松、收入也不高的工作,我到底为了什么?”外文出版社第四党支部书记、编辑文芳曾反复问自己。“在了解吴老师的感人故事后,我为自己曾有过的动摇与懈怠而惭愧。耳边再次回响起他说过的话:我们在从事这样一个大的事业,绝对不能小看了自己。”“时至今日,我依然清楚地记得每一本新书出版时爱不释手地一遍遍翻看,记得每一次通宵加班时睡眼惺松却乐此不疲,记得每一次面对外国朋友误解中国时内心着急尽力澄清。就像吴老师一样,无论我们身在哪里,这种根植于内心的对祖国的爱,这种外宣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不可摧。”
文芳感动于报道里的那位盲人老者,在听完报告后想拉一拉吴社长手的真诚愿望,“我想,本土化已经不只是一本杂志、一本图书,而是在民间交往中、在点滴沟通中,让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像这位盲人老者一样,睁开眼睛,看见中国。”
“无愧于外宣人的光荣称号”
“我在法国工作期间,经常能遇到当地人询问中国的国情。有时是友好的,有时是不友好甚至非常尖锐的,外国人感兴趣的不只是问题的答案,更是要看看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化中国,一个驻外工作人员如何看待他的国家。就这一点来说,海外机构的作用是如此的重要和有意义,外宣工作首先是收集信息,然后才能用最好的方案来发布信息,影响当地人的观念。我想,老吴在墨西哥出版发行杂志时也是秉承着这样的理念,才能深深融入当地文化,并为自己的文化高歌吧。”法国百周年出版发行有限公司的董事付众表示,要学习老吴的奉献精神,努力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将外宣事业推向新水平。
“因为报道中的人就在身边,所以更加真实和震撼;因为投身于同一份事业,所以更容易理解和感动。只要是对宣传中国有益的事,老吴肯定都会去做,这一点,也是最值得我和像我一样,没有机会在外宣一线工作的人学习的。只要能为外宣事业做我所做、尽我所能,能为外宣一线的同志提供支持与服务、贡献本领与力量,就无愧于外宣人的光荣称号。”《外文局报》编辑、局办公室耿晓彦被吴永恒的事迹深深感动。报道刊发后,她第一时间在《外文局报》微博发布了报道的信息,短短数天,就有2600余名职工阅读。
第一次与吴永恒见面的场景,《今日中国》杂志社社长助理刘湃至今印象深刻。一出海关,一眼就见到吴永恒一行人已等在出口。刘湃说,吴永恒喜欢亲力亲为,常常独自一人奔波于墨西哥、巴西、秘鲁和阿根廷等国家之间,为《今日中国》西文版在拉美的发行忙碌。
采写《祖国,我在拉美大地为你放歌》的本报记者庄建也在会上分享了心得。“老吴是我的同行,也是个记者。他是一个榜样,告诉我作为一个传媒人,应当怎样去为理想担当,为祖国工作。采访老吴的事迹,让我再次有了激情燃烧的难忘经历。感谢老吴。”
“几十年如一日的磨练和奉献”
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认为,老吴最特别的,就是他全身心的投入国家外宣事业,有很强的使命感、责任心。“与老吴交谈,他说的都是墨西哥人眼中的中国,中国人眼中的墨西哥。”老吴做外宣工作的功力,在于内知国情,外知世界。他了解祖国的信息总是如饥似渴,对拉美国家的情况,大到政治国情,小到民俗风貌,都了然于心。老吴从来不是一个老人,始终在进取、开拓,在他的努力下,《今日中国》落地生根,成为拉美地区最有影响的杂志,当地媒体引用中国信息最多的就是《今日中国》。老吴有他特殊的魅力,他用自己的形象在展示中国的形象。
“吴永恒是外宣事业的旗帜、本土化事业的丰碑、追求卓越的榜样。吴永恒的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源自几十年如一日的磨练和奉献。”他寄语年轻人,把吴永恒作为心中的镜子,克服个人成长和发展中的困难和难题,自觉磨练、实践。
会上,外文局常务副局长、局直属机关党委书记郭晓勇宣读了《中国外文局关于开展向吴永恒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要求全局学习吴永恒心系祖国、热爱外宣的政治品格;精通业务、追求卓越的专业素养;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恪尽职守、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甘于奉献、关爱同志的思想境界。(本报记者 李 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