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5月04日 星期六

    传媒与社会

    农村社区报大有可为

    作者:王君超 《光明日报》( 2013年05月04日 09版)
    情系万家 吴之如/绘
    王君超

        “社区报,记录城市最真实的心跳”。这是一家新创办的社区报的宣传语。近年来,我国的“社区报”风生水起,正从概念走向实践。由于这一报种契合媒体发展规律,颇受基层欢迎、市场追捧。

        但是,目前的社区报几乎全是面向都市社区的,农村却存在“有社区,无社区媒体”的现象,不免令人心生忧虑。《怀化日报》刊登的一封来信说:“各地新农村建设中,许多村庄街道进行了硬化、亮化,村容村貌不断改观,让人们感到心情舒畅。但令人遗憾的是,许多村庄前些年设置在村头路口的读报栏不见了。有人偶尔借到一份报纸、一本杂志,大家都争相传阅。”

        “社区报”发源于农村社区。根据美国社区报研究权威赵克(Jock Lauterer)在《走进美国社区报》一书中的说法,美国97%的报纸都是小型报纸,所以社区报被称为“美国的心跳”。俗称“乡村周刊”的社区报曾遍布美国每一个村庄、城镇和都市社区,是各地的“基础设施”之一。

        在我国报业发展中,历来缺少公开发行和严格意义上的“社区报”。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县域经济、产业聚居区蓬勃兴起,小城镇和中心村的建设如火如荼,“农村社区”的概念已获得社会认同,即由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或者虽没有空间的接近性,但有着共同的文化、习俗或信仰的农村居民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新办社区报大多是为都市报扎堆的城市社区“锦上添花”,而不是为报纸稀缺的农村社区“雪中送炭”,结果造成城市社区“媒介冗余”,而农村社区“无报可读”。这是令人忧虑的社区报“马太效应”。

        那么,能不能办一份给农民看的社区报呢?

        笔者不止一次将这一问题发上微博,每次都引来激烈争论。归纳起来,问题有二:一是农民愿不愿意读报?二是办农村社区报或社区版是否有经济效益?

        从上文所引来信中“争相传阅”等信息来看,第一个问题似乎不是问题。相对城市社区来说,农村社区由于网络不普及等因素,农民的媒介接触习惯还是以电视、报纸、书籍等传统媒体和手机报为主。办一份贴近农村社区生活、增加“三农”文化认同感的报纸,在农村大有市场。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基本是否定的,这也正是一些社区报“嫌贫爱富”的原因。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没有城市发达,报纸广告商不看好这里的市场。按照目前报纸的行情,靠发行也很难挣到钱,所以办农村社区报无利可图。但是,“报纸消亡论”的提出者菲利普·迈耶教授认为,“报纸的主要产品既不是新闻也不是信息,而是影响;报纸产生不用于销售的社会影响,也产生用于销售的商业影响,后者往往以广告形式来体现。我的希望就是:这一理论可以指导新媒体的创造者并且帮助他们生产出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他对媒体“影响力模式”的这一阐述,给农村社区报的盈利模式提出了一个积极的解决方案,那就是,不能忽略报纸的社会责任,靠品牌传播和社会影响可以获得社会效益,也可以获得利润回报。这一点,浙江一些服务于农村社区的县市报做到了。比如,《今日桐乡》向本地农村党员免费赠阅5万余份,它不靠广告与发行挣钱,而是依靠品牌影响力从事文化产业的经营,在履行媒体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在新中国历史上,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民读报。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普遍建立有“读报小组”,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的政治、社会、文化建设。而在今天,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都不乏“三农”报刊,但订报费的经济压力和社区报的缺乏,客观上造成了农村读报“灯下黑”。

        所以我想在此大声呼吁:农村社区报大有可为!让社会责任照耀办报事业,让社区报成为中国农村的“心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