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5月04日 星期六

    有院士称号的专家也是学术界普通一员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5月04日 04版)

        曾在2011年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日前和另外两位科学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这一消息再度引发媒体和公众对中国院士制度的关注:美国科学技术整体水平比中国先进,能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为何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有关负责人今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有院士称号的专家也是学术界普通的一员。

     

    中国科学院和美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没有必然关联

     

        中国科学院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科学院和美国科学院是两个独立的学术组织,其院士增选分别按照各自的程序和标准进行,两者是相互独立的,没有必然的关联。例如在中国有许多被国际公认的杰出科学家,也不是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的宁博伦在2011年曾陪同美国科学院院长访华。事后,他记录了一些与美国科学院院长的直接对话,“美国的诺奖得主有几位不是NAS(美国科学院)院士,没有当选的原因是无人推荐或人们认为他们获得诺奖是比较幸运的”。

     

        也有分析认为,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外籍院士评选除了学术水平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评选国科学家对其情况是否了解,他是否对评选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贡献。“在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中,有些是本国的院士,有些在本国也不是院士。所以在这件事上,实在无需太过敏感。”

     

    选不上院士不代表否定学术水平

     

        美国科学院一般每年增选一次,增选院士80人左右;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院士不超过60人——从数量上看,在中国当院士比在美国当院士要困难得多。

     

        美国科学院根据得票排序选出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必须获得投票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赞成票,所以往往难以满额,有一次甚至只选出了29个人——在制度设计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似乎更加严苛。

     

        中国科学院有6个学部,每个学部每次增选只有10个左右的名额,能进入正式候选人的都是各领域的佼佼者,“谁上谁没上都是正常的”。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许智宏院士今年1月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中青年科学家要正确看待院士增选,选不上也不是否定你的学术水平。”

     

    “去利益化”“去异化”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这样看来,院士的当选与落选,本是一桩平常事。为什么一有风吹草动,就成为焦点话题?

     

        教育学者熊丙奇日前撰文认为,成为院士者“从此在学术研究中处于最高级,是各类重大课题的当然负责人和各类评审的牵头人”——这被认为是院士称号最大的“附加值”,为这一荣誉性称号涂抹了某种利益色彩。还有一些单位和地方,把出了几个院士,作为重要的政绩。这种对院士称号的“异化”,让这个学术称号沾染了烟火气。

     

        许智宏曾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近些年在增选过程中出现过个别候选人和单位助选、打招呼、做工作的情况。尽管“凡是有做工作、打招呼的,票数都很低”,但这种行为必须予以制止。2012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中院士行为规范》进行了再次修订,也出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中院士候选人行为守则》。中国科学院学部正在对院士增选过程中,院士的行为、院士候选人及其所在单位的行为进行更严格的约束。

     

        不少学者认为,院士制度的“去利益化”、“去异化”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熊丙奇在文章中说,在美国,“所谓院士,也就是会员,在申请学术课题、进行研究时,院士必须和其他学者平等竞争,简单地说,院士就是学术荣誉而已,没有任何学术利益”。

     

        中国科学院相关负责人也再次表示,应理性对待院士这一荣誉性学术称号,有院士称号的专家也是学术界普通的一员,不要过度炒作院士话题。

     

        (本报北京5月3日电 本报记者 齐 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