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4月23日电(记者冯蕾)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如何把握城镇化的节奏?新型城镇化如何有效应对各种“大城市病”的爆发?围绕这些问题,中国城镇化研究专家及部分城市负责人在“中国城市发展高层论坛上”进行了深入交流。
“新型城镇化不是鼓励各地竞争名义的城镇化率。”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韩康说,当前,城镇化率成为地方政府热衷的重要发展指标,应将城镇化发展节奏放慢一些,不要急于在未来15—20年间,把最后城镇化空间填平。
那么,又该如何把握城镇化的节奏呢?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在主题演讲中指出,新型城镇化要求速度与质量相匹配。要遵循城镇以及城镇集群的发展规律。城市发展规模不能人为安排和控制,但人均用地极限是可以设定的。从长远看应逐步向以下标准靠拢:大城市人均用地极限80—100平方米,中等城市90—110平方米,小城市100—120平方米。以人均用地来制约城镇土地规模扩张。
国家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指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已不是“地的城镇化”而是“人的城镇化”,这意味着制度的变革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在制度变革和利益关系调整过程中,应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进行探索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