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现实存在,每一个时代都会产生打上那个特定时代印记的学术史。而学术史的撰述不是固定和僵死的,每一代人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历史观和占有的史料重写心目中理想的学术史。因此,重写中国学术史意味着对中国各历史阶段学术思想的演变进行新的解释和总结。有鉴于此,《河北学刊》2013年第1期刊发一组文章对此展开研讨。李学勤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批简帛书籍的陆续出土,为丰富和重写中国古代学术史提供了资料与条件,促使我们对中国古代学术史进行重新思考、认识和评价。我们正处在一个不断有大发现和新发现的时代,面对更新、更多、更重要的历史典籍的出土,中国古代学术史已有条件得到重新书写。舒习龙从重写中国近代学术史的体例与方法的角度出发,认为宜采用综合创新体裁撰写学术史,并应建立相对客观的学术史叙事模式。朱志敏论述了口述史对中国当代学术史研究的影响,即为中国当代学术史研究提供了大量生动的资料和进行纵深研究、细致描述的途径,有助于中国当代学术史研究和书写范式的创新。王志清则认为,当代文学史家持现代与传统、新与旧的二元对立认识,以直线进化论的思维来判断文学的价值,形成了以新旧划线、以语言的文言还是白话来取舍的文学史撰写。这种机械、片面、绝对的价值判断,给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带来了误读和误解,妨碍了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出正确、全面、辩证的价值认定。
版权声明:凡《光明日报》上刊载作品(含标题),未经本报或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篡改或以其它改变或违背作者原意的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