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23日 星期二

    科技告诉你:商族壮大之谜

    侯亮亮 《 光明日报 》( 2013年04月23日   12 版)
    刘庄遗址——先商文化时期的石棺墓

        商族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商代的建造者,也是气势恢宏的商文化的创造者。商族人不仅能熟练的用“甲骨文”来占卜国朝命运、钻凿国史春秋,也能用极其精湛的工艺铸造出庄严肃穆、繁缛复杂的青铜重器。然而,关于商族辉煌文明的考古发掘大都集中于商代的中后期。商族从哪里来?他们如何走上历史的舞台?在缺乏文字证据的情况下,我国学者创造性地利用科学技术,还原了商族早期食物、墓葬等经济情况,试图从这里找到商族迁徙之谜的答案。

     

    缺乏文字材料 商族起源研究的瓶颈

     

        商族从哪里迁徙而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考古学界。为了探索其奥秘,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邹衡先生首先提出了商族文化早期形态——先商文化的概念,之后,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先生指出先商文化是“汤灭夏以前(作者注:公元前1600以前,即,相当于夏代的后期或末期),商族(或以商族为主)创造和适用的文化”。又经过30多年的系统研究,先商文化的文化面貌和时空框架基本明确。

     

        但关于商族起源和演化的研究却存在一个几乎无法跨越的瓶颈:关于商代早期,特别是商代的前身,由于缺乏文字材料,特别是缺乏甲骨文和考古资料的证据,学者对它的了解并不多。于是,探索商族起源,寻找更早的商族文化的资料,成了学者们的梦想和使命。

     

        2005年,一丝曙光出现了。在南水北调工地河南段,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先商文化的公共墓地。该墓地是先商文化的重要代表遗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因此,被评为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同时,由于发掘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又获得中国考古界最高奖项——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三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考古学家在该遗址发现了石棺以及其简化形式的墓葬。这一现象十分罕见——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中原当地先民的丧葬形式一直就是土坑竖穴墓和木棺葬,而石棺以及其简化形式的墓葬则主要流行于我国东北地区及河北北部地区,此前在中原地区从未出现过。从考古学的经验判断,分属不同群体的先民所采取的葬式也不尽相同。因而,在河南这个典型的中原文化地区发掘的先商公共墓地内,却出现了来自东北及河北北部地区当时常用的石棺及其简化形式的墓葬,这为商族由北往南迁徙的猜测提供了证据。

     

        更重要的是,这些墓葬中的遗骸,为我们研究商族壮大之谜提供了新的思路——能否利用这些遗骸,找出商族先民的食物,进而推测出他们的农业和家畜饲养状况?

     

    骨骼—食物—经济 用科技还原先民生活

     

        然而,商族,尤其是先商的先民,已经消逝在历史长河中,仅存的线索是那些尚未遁去的遗骸。2009年秋,我国著名科技考古学家王昌燧先生提出建议,可利用科技考古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已发现的先商文化遗址的先民及动物作全面系统的研究。

     

        通过骨骼来反映食物结构?这听来有些荒诞的想法,却有其道理。利用科技考古学方法来解决先民的食物结构及家畜的饲养方式,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技术史与科技考古学系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人类演化实验室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其中,胡耀武教授是这一领域的专家。

     

        在王昌燧先生的指导和胡耀武教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尝试利用先民及动物的骨骼来进行分析,进而还原先民及动物的食物结构,了解他们当时的生存状况。简单地说,也就是通过分析他们的骨骼,找出他们的食物,进而推测出先民的农业生产和家畜饲养的状况。

     

        这实际上是利用了“我即我食”的原理,也就是说“我吃的食物就是我身体组成的反映”。动物及先民骨骼中骨胶原的碳、氮同位素与他们所吃的食物中所含的碳、氮同位素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据光合作用途径的不同,陆生绿色植物的碳同位素有高有低。当植物被动物所食用,植物中的碳会转化成动物骨胶原中的碳,在这一转化过程中,碳同位素含量高低的差异将贯穿整个食物链。因此,通过分析碳同位素即可区分出先民们吃的是碳同位素含量高的粟、黍等植物,还是碳同位素低的水稻、小麦等植物。氮同位素的转化却与碳同位素不同,氮同位素比值在食物链的不同营养级间传递时存在明显的富集,意味着在食物链中所处的等级越高,体内富含的氮同位素就越多,因此,测量氮同位素可以确定动物在食物链中的地位。可见,通过氮同位素的比较,就能够了解动物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以及先民的肉食来源等。综合这些基础研究,即可了解先民的农业生产和家畜饲养情况,进而反映先民的生业经济。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历史通用的准则。以何为生的生业经济是先民生产、生活的基础,是社会状况的综合体现,也是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在大多数的社会群体中,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先民的生业经济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显然,对先民的生业经济进行研究,搞清楚他们经济发展的轨迹,就能从一定程度上了解先民起源和演化的轨迹。

     

    谜题仍未揭开

     

        在胡耀武教授的带领下,我们顺利开展了刘庄遗址先民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工作。这些成果,将在2013年第5期的《考古科学》上发表。

     

        从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刘庄遗址先民的食物结构是一致的,他们的主要食物为粟类。这其中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石棺葬及其简化形式墓葬的先民的食物结构和大多数土坑竖穴葬、木棺葬先民的食物结构一致。然而,石棺葬及其简化形式的墓葬显然带有外来文化的因素,因而也被视为外来迁徙的人群;而木棺葬和土坑竖穴葬则被认为是中原地区当地文化和当地人群的代表。

     

        这种墓葬方式迥异,而食物结构一致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我们认为,在先商文化时期,先商的先民在从北到南迁徙的过程中,很快适应了中原当地的文化和农业生产系统(如食物结构一致,随葬品及其组合也一致),但也保留他们原来的某些文化因素(如石棺墓及其简化形式)。同时,刘庄遗址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数据中也出现了个别特殊数据,这些数据显示出个别商族先民的食物结构与中原当地先民有所区别。这意味着,他们极可能是从外地迁徙过来的个体或迁徙过来的时间不长,没有完全适应当地的生业经济。显然,商族先民迁徙的现象比较常见,但他们较快的适应了当地的文化和环境,并融合了当地先民的文化因素。这使得先商文化变得更有活力和创造性,或许也是商族发展、壮大的原因,也可能对商朝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族群与考古学文化彼此之间的对应,则是一个更加复杂的问题,其间绝不是一一结对那样简单和绝对”——对商族发展、壮大之谜的探索,仍然长路漫漫。

     

        (部分图片选自河南省文物局编写的《鹤壁刘庄:下七垣文化墓地发掘报告》)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