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22日 星期一

    家国情怀: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

    ——芦山灾区救援队伍的群体素描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22日 01版)
    4月21日,四川省雅安市,南充市消防救援队官兵携带搜救装备徒步向宝兴县城进发。消轩/CFP

        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大地留下片片创伤。行进在地震灾区,记者采访了许多救援队伍,眼前掠过无数个奔忙的身影。透过焦虑、急切、亢奋的气氛,记者感受更深的是一种家国情怀,一种冀望未来的信念,一股气吞山河的精、气、神。

     

    那一群群行色匆匆的志愿者

     

        夜色沉沉。在灾区雅安至芦山县城的曲折山路上,人影移动。

     

        这是4月21日凌晨3时50分。刚刚结束采访的本报记者,由芦山县城前往雅安市区。

     

        行至飞仙关水电站工地附近的路段,遇见几个行色匆匆的青年。记者迎上去问道:“你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我们是从泸州来,要去芦山救灾!”语气坚定,让人心头一热。

     

        这一行5人属于泸州一家义工组织,领头的是一个壮实青年,名叫黄波。“我们中有货车司机、建材小老板。我是做钢材生意的。”黄波说,这家组织有1000多人,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泸州团市委曾组织他们去救灾。在那里,他们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养成了天下一家的思维。

     

        “芦山地震一发生,我们马上就准备来,但团市委告诉我们,只能来5人,我们5个就赶快过来了。”黄波说,他们开了两辆车,20日下午5点钟从泸州出发,8个小时才开到雅安。赶往灾区的人太多,交通不畅,车辆通行缓慢。“我们就这样步行往芦山走。从这里走过去可能还要2个多小时。”

     

        “我当过兵,就知道要帮助遭灾的人,能帮助一点就帮助一点。”黄波的话很朴实,也很感人。“这里不管缺什么,但肯定缺人。”

     

        21日下午1时30分,芦山县人民医院门前,记者又遇到广州的一群志愿者。他们在广东省红十字会的王敏义带领下,19日晚上还在四川阆中市开展“同在蓝天下”救助孩子活动。芦山地震发生后,他们于20日下午赶到了天全县一个乡村里,帮助灾民搬东西、搭帐篷。没有帐篷了,就找竹子来搭。“这两天,我们还没有睡过觉,就是靠吃一点巧克力充饥。”王敏义说。

     

        在芦山地震灾区采访的时候,记者见到类似这样的一批批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志愿者。他们带给灾区人民的是人道良心和家国意识,是支持灾区人民战胜灾难的精神力量。他们话语朴实,却令人热泪盈眶。

     

    那一个个牵挂着家的人

     

        远远地,一丝亮光在漆黑的盘山公路上跳动,像萤火般微弱。走近一看,又是一群背着大包小包往山上赶的人。

     

        “你们要去哪里?”记者问。“芦山!”几个声音不约而同地回答。有两三个人脚步慢了下来,其他人则一边答话一边大步往前走,声音中都带着喘息。

     

        “不要着急,我看到的情况还好,不那么严重。”记者试图安慰这群焦急的人。

     

        “怎么会不严重?电话都打不通了!”一位中年妇女收回迈出的腿,转过身来,借助车灯微弱的光盯住记者。她用的是质疑的语气,记者看到的却是一张充满期待的脸,像是在等着我们更加坚定的反驳。她何尝不想看到好情况。

     

        拿着一支小手电筒的邓贵清告诉记者,他们一行10个人的家都在芦山县思贤乡草坪村,几年前一起去重庆打工,地震前正在一个建筑工地做木工。全国各地对灾区的关心让他们感动。“没有任何人通知,地震后我们这些人一下聚到了一起,大家什么都不管了,就想着怎么能尽快回家。”邓贵清说,他们先是花1500元钱租了一辆车赶到成都,在成都的孩子又用车把大家送到了雅安。“到了雅安,车不让再往前开了,我们就开始走路。”

     

        “我们从凌晨1点开始走,已经走了3个多钟头了,还要走6个多钟头才能到家。”同行的一个人一边补充,一边催促大家抓紧时间赶路。

     

        家和国,密不分。无论地震有多么无情,前方都有他们心中最温暖的家、最牵挂的亲人。

     

        21日下午,记者上了志愿者免费接送的车,从救援现场赶回雅安市区发稿,一个神色忧郁的黑衣女子一起挤上这辆车。志愿者与记者谈论沿途目睹的灾情,这时,一直沉默的黑衣女子叹了口气说:“这些房子还算受灾轻的,我们那儿的房子都完了。”她似乎不愿提及遭受重灾的老家,只是告诉记者,父母和其他姊妹都在深圳,就她一个人留在雅安开了一个小店面。“幺爸他们一家都在乡里。地震后电话一直打不通,爸爸妈妈都很担心,我也想看看老家的房屋。”她看着窗外,自言自语、自我宽慰。

     

        “好在人没事。只要人没事,什么都能慢慢想办法。”

     

        全国各地对灾区的关怀,是他们战胜困难的底气。

     

    那一队队不顾自身安危的救援者

     

        在芦山县人民医院的后院里,临时设立的解放军42医院,正迎来一个个地震伤员。

     

        这是一个灾后新生的救命福地。

     

        身受重伤的12岁的小女孩高诗琴,就在这里成功地进行了手术,正躺在病榻上输液和吸氧。

     

        “这位女孩在地震时被重物砸伤,除了肺出血,还有肺挫伤。这几个伤情,任何一个都非常要命。”4月21日下午,解放军42医院副院长苏永林向记者讲述。“近3小时的手术,非常成功。手术前,她的血红素只有80克,明显偏低。手术后,她的血红素升到了110克。”

     

        苏永林说:“这个女孩能得救,一是救援及时。她是昨晚8点左右从宝兴出发,11点多背到这里来。虽然用了3个多小时,但在当地道路仍不通畅、路途又那么远的情况下,救援仍然是很及时的。二是我们是全军首批陆基机动卫勤保障达标单位,平时准备很充分,能够全要素展开医疗救助。第三就是部队配备的野战卫生装备非常重要。我们有手术车、放射车、电站车、急救车,还有其他辅助设备。”

     

        幸运的不止高诗琴一人。地震当天,这家医院就收治了6名重伤患者。

     

        20日下午3点,解放军42医院第一个梯队到达芦山县。晚上8点,第二个梯队也到达了。“到21日上午,我们已经救治了400多名受伤群众。”苏永林欣慰地说。

     

        也就在21日上午10时许,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国家级救援队徒步进入震中芦山县龙门乡,在当年李先念率红四方面军经过的古城村周边二三十公里范围内,走村入户巡诊,救治伤员近30人。

     

        绿军装、白大褂,灾区最吉祥的服饰。人民军医的到来,让地震后一直身处“孤岛”的当地群众信心倍增,看到希望的曙光。(本报雅安4月21日电 本报记者 袁 祥 张国圣 危兆盖) 

     

        更多抗震救灾报道见2、4、5、6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