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彭家村村民王福庆新建的绿色蔬菜生态大棚内,黄瓜、西葫芦等蔬菜生机勃勃,长势喜人,种植人员正在为黄瓜牵秧。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意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概念的提出,让周村区众多种植养殖户看到了新的增收途径。
“以前种粮食,一亩地最多收入5000块钱,现在,俺这一个大棚,保守计算年收入8万元。”通过土地流转,王福庆承包了66.5亩农田,计划投资160万元,建设150×18标准化蔬菜大棚12个,种植黄瓜、西红柿、茄子等各类蔬菜。一期已建成的5个大棚内,全部按照绿色蔬菜标准进行种植,项目预计于2013年11月完成全部建设。“我有信心将这66亩地打造成一流的‘家庭农场’!”虽然是头一回“种菜”,但王福庆信心十足。
虽然对于不少种植养殖户来说,“家庭农场”还是个新名词,但很多人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当起了“农场主”。王村镇后坡村吕成军投资兴建的食用菌种植基地,是典型的“家庭农场”模式。他研究探索出的反季节栽培技术,不仅提高了香菇产量和品质,而且实现了种植大棚的循环利用。目前,他的种植基地已辐射带动其他村庄种植户600余户,每年可生产优质食用菌棒300万袋,鲜香菇300吨,实现销售收入1300余万元。种植农户人均收入由两年前的6530元,达到现在的9875元,年均增长23%。(本报记者 李宏伟 本报通讯员 孙德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