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20日 星期六

    劳动者之歌

    叶聪:遨游深海的“蛟龙”

    《 光明日报 》( 2013年04月20日   02 版)

        作为最年轻的载人潜水器主任设计师、国内唯一的载人深潜主驾驶员,34岁的叶聪有着同龄人少有的沉静与稳重。十年来,叶聪和七〇二研究所的同事们面对其他国家的技术封锁,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海载人潜水器,并成功突破7000米下潜任务,为我国发展海洋工程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把问题解决了,睡觉不踏实”

        深海载人潜水器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技术力量,是海洋技术开发的最前沿与制高点。人类利用深海载人潜水器探索海洋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相继研制成功了5艘深海载人潜水器。

        新世纪初,国际海底区域竞争形势日益激烈,专家们认为,我国自主研制深海载人潜水器条件已经成熟,研发载人潜水器被国家决策部门提上了议事日程。此时的叶聪,刚从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专业毕业,他选择了去船舶理论研究与应用都很强的中船重工七〇二研究所工作。

        叶聪是幸运的,他一到七〇二研究所,就接触到“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项目。由于勤奋好学,虚心请教,叶聪迅速掌握了潜水器相关专业知识。2003年,刚工作两年的叶聪被任命为总布置主任设计师,负责潜水器的总布置设计。载人潜水器本体研制需要攻克很多技术难点。耐压构件密封、控制、水声通信等都是潜水器研制过程中“一块块难啃的技术骨头”。总布置是潜水器设计的关键部分,所有潜水器设备的功能、指标、接口都需要通过总布置主任设计师来协调和配置,可以说是整个潜水器设计的主线。

        叶聪说自己的优点是可以“不厌其烦地去做一件事”。作为“蛟龙号”的主任设计师,从最初的草图到完工图,几年下来,叶聪已经修改了几百遍。

        “每一个部件都要算得很清楚,有时候都要一厘米一厘米地去计算,操作时间都要精确到秒。”叶聪说。

        总布置设计之余,他还参与了总布置以外的潜水器结构、推进、观通、水声、水面支持等部分的设计和协调工作。面对陌生的设计领域,他从零开始,边学习边进步,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将不够完美的设计推倒重来,最终获得了总设计师和专家的认可。叶聪还相继担任载人潜水器的质量师和建造师,在项目总体策划、加工建造和监督等方面表现突出,为载人潜水器研制工作立下汗马功劳。

        “不把问题解决了,睡觉肯定不踏实。”正是凭着这样的努力和执著,在没有母型船提供参考借鉴的艰难环境中,叶聪硬是完成了“蛟龙号”的设计任务。

        “蛟龙号”从总体方案设计,到潜水器的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到最后的总装联调和水池实验,都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独立完成。研发团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已经掌握了深海载人潜水器自主设计、集成创新等核心能力。

        承担51次下潜试验任务中的38次

        作为技术骨干,在完成了潜水器的设计、联调和总装后,叶聪马上又投入到了载人潜水器的试验中。

        七〇二研究所所长翁震平对叶聪印象最深的是,每一次海试挑战前,他总是说“我下”。2009年到2012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四度进行海上试验,累计下潜51次,叶聪个人就承担了38次试验任务。

        “第一次下潜深度是50米,虽然只有50米,但之前从未有过,所以心里摸不着底。茫茫大海中,‘蛟龙号’像芝麻粒一样小,中国从来没有人下去过,叶聪是第一个。”翁震平说,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各项性能指标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海上试验来验证和改进。而试验背后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

        “这是一个狭小的只有2.1米内径的球体。我坐在中间主驾驶位上,右边是崔维成所长,左边是一个副驾驶员。如果顺利的话,我们三人要在海底工作3个小时。今天的任务还是测试‘蛟龙’的稳定性,如果不出意外,我们将在海底‘行走’两海里,我们希望能抓住小虾或海参等深海生物……”这是一次5000米的深海测试,首席潜航员叶聪在他的“深海日志”上详细地记录每一个细节,“在这10个小时的‘蛟龙’潜海旅行中,我们三人一直要呈蜷缩状态工作,少喝水,少吃东西,免得带来生理上的诸多不便……考虑到节约用电,深潜器在下潜过程中是关掉照明的,所以我们能看到一个黑暗中真实的海洋。”

        每一次下潜并不像叶聪“深海日志”上写的那么“风平浪静”。50米下潜时,“蛟龙号”在离开母船后遭遇通讯故障,在茫茫大海中等待了两个多小时才恢复通讯;在3000米下潜时遇到绝缘故障……“放弃下潜意味着没有收获,继续下潜又有危险。”叶聪告诉记者,“首席潜航员要对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化很快作出判断,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50米、100米、3000米、5000米、7000米……每一次深度的突破,都是叶聪第一个下海,他和同事一次次检测、调试着“蛟龙号”各个系统的功能,还在海底进行地形地貌测绘、搜索标志物、捕获海底生物。

        2012年6月24日,由叶聪驾驶的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最新纪录,首次突破7000米,这也是世界同类型的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标志着中国具备了在全球99.8%的海洋深处开展科学研究、资源勘探的能力。这不仅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科技工作者进军深海大洋、探索海洋奥秘的信心和决心,而且加快了我国挺进深海寻找矿产资源的步伐。

        叶聪透露,本月底,完成7000米级海试使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接受国家级验收,今年6月将迈入试验性应用阶段。而他现在正在全力研制能够下潜约40米的全透明观光潜水器,预计明年春节能投放海南三亚,不需要特殊身体条件,普通游客也能感受海洋魅力。

        本报记者 苏 雁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