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坐落在深圳梧桐山脚下的国家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内,近千种兰花竞相开放,散发出淡淡的醉人幽香。这里有150万株各类兰科植物,是我国保存兰花原生种类最多的地方,被誉为“中国兰谷”。
存活着一百多万株的兰花世界是什么样子?这么多兰科植物如何培育和保护?它们有什么价值?记者近日深入到中心采访,试图揭开“中国兰谷”的神秘面纱。
我国最大的兰科植物资源库
记者来到“中国兰谷”大门口,就看见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火焰兰正挺着身子,沿着墙壁奋力地向上攀爬。墙沿上,一朵朵金黄色的鼓槌石斛,沐浴在春风里正含笑绽放。步入“谷内”,但见水雾缭绕,花树相缠,空气中弥漫着阵阵兰花的清香。兰科中心工程师李利强笑着对记者说:“你们来的正好,这几天是开花的旺季,有几十种兰花都开了。”
李利强告诉记者,兰科植物是世界性的濒危物种,也是国际贸易公约保护物种的重中之重,在我国被列入国际贸易公约(CITES)保护的1400多种濒危物种中,兰科植物占1300多种。其中,兜兰属植物与我国国宝大熊猫同列为一级重点保护,故有“植物大熊猫”之称,其他的兰科植物全部被列入一级和二级保护对象。
也正是由于这些奇花异草的稀缺和珍贵,使它长期以来成为不法商人非法贸易和走私出口的重点,滥采乱挖现象相当普遍,兰花赖以生长的自然环境也进一步恶化,我国兰科植物种群数量正在直线减少,众多珍稀种类频遭劫难而陷入极度濒危和灭绝的境地,对兰科植物进行重点保护已迫在眉睫。
“中国兰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2005年,国家林业局在深圳成立“国家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次年9月“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挂牌。经过6年多努力,目前中心保护地面积由当初200亩增至800亩,共收集濒危兰科植物物种达900余种、130多个属,比成立之初增加了500多种。这些种均为中国原生种,占我国目前已知1300多种的70%,成为国内保护濒危兰科植物物种最多的基地。
跋山涉水收集兰科新物种
在李利强的引导下,穿过一片茂密的水杉林,记者进入种质保护区。目前,世界已知的90多种兜兰都能在这里找到,特别是国际一级濒危物种兜兰属植物已基本收齐。
“国家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也是目前国内外保存中国兰科植物标本最多的标本馆,共收有标本近5000份,活体标本超过150万个个体(株),DNA样本50000多份。
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的Hugh Pritchard教授考察后曾称赞说,这里存活的兰花的多样性和规模在全世界都是一流的,深圳为世界兰花物种保护研究作出了样本和表率。
为了全面摸清我国兰科植物物种资源的分布,兰科中心专门成立了全国唯一一支专业兰科野外考察队。每年赴全国各地的深山密林中,发现收集兰科新物种。几年前,兰科中心组织德国、瑞士等国兰花研究人员20多人,对我国四川高山兰科植物华西杓兰进行野外考察。考察组在一处陡坡上发现了仅存3株的华西杓兰新变种,这是世界上目前有资料记载仅有存活的3株。
几年下来,兰科中心共发现兰科1个新亚族、5个新属、2个中国新分布属,80多个新分类群,总计记录中国兰属植物达49种,比1999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增加了20种。这些发现在世界兰科植物界和植物学界引起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反响。
濒危物种保护利用引起国际关注
在兰科中心新建成的3个面积达二万多平方米的智能温室里,记者见到整齐摆放了成千上万盆铁皮石斛幼苗。按动按杻,自动喷淋系统就会喷出水雾。随着温度升高,空调开启水墙进行自动降温。“这些温室极大地提高了种质资源保护培育能力。”李利强告诉记者,很多兰科植物是重要的药用植物,有着重要研究开发利用价值。
在保护利用的同时,兰科中心对兰科植物濒危机制的研究也迅速扬名国际。2006年,兰科中心的《一个兰花的自花授精策略》揭示了一种全新的植物繁衍系统与生物进化模式,在生命科学及进化生物学上具有深远意义。这一重大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科技期刊《自然》杂志上,实现了深圳市在该杂志发表科研成果零的突破,同时被《大英百科全书》认定为全世界六项重大突破之一,该成果被世界动植物界认定为推进了达尔文的研究。
此外,《长瓣杓兰种群数量动态与生殖行为的相关性》《疣花三角兰的生殖策略》等三项科研成果,被《自然》杂志选为优秀成果,并在《自然中国》杂志上进行重点推介。兰科中心还出版了《中国兜兰属植物》等10部研究专著,出版兰科专著数量为全国之最。(本报记者 易运文 本报通讯员 杜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