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政府邀请,记者近日对旁遮普省拉合尔市和费萨拉巴德市进行了实地参观采访。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是参观拉合尔市郊一处安居小区,该小区是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政府专门为低收入家庭、残疾人家庭拨款兴建的。小区规定,申请在这里安家的居民,其家庭主要劳动力月收入在30000卢比以下(相当于2000元人民币),因此越来越多的低收入家庭通过向政府申请进入这个小区。
在这个方圆近一公里的小区里,记者看到了鳞次栉比的居民楼,干净整洁的道路,各种设施,包括发电设备、过滤水设备、邮局、公交车站、医疗诊所、百货商店、小餐馆、健身中心、清真寺等一应俱全。一位名叫娜迪亚的巴基斯坦盲人女教师对记者说,我们在这里生活得非常开心,这个安居工程是为穷人开办的,我在市内的一所中学担任音乐教师,每天乘坐公交专线上班。我为有机会享受旁遮普省政府的安居工程,而感到十分开心,小区的建成说明政府没有忘记我们穷人。
目前小区已居住了大约400多户“安居小区居民”,总人口3000人左右。小区居民委员会主任拉赫曼对记者说,我们这个小区的民众特别向往中国,现在也成立了自我管理的居委会,这里的社会治安很好,而且我们还创办了“安居小学”,让小区所有的孩子们都有机会学习文化。尽管电力十分紧张,但我们凭借自己的发电系统仍能使小区的社会生活正常运转。记者走进一家设在居民楼内的诊所进行实地采访,发现诊所的医生十分敬业,已到下班时候了,名叫娜莎的医生还在工作,她高兴地说,我们不仅有一般性门诊,还开辟了妇科和儿科。安居小学的校长叫哈立德,他说,孩子们在这里不仅学习乌尔都语(国语),而且还学习英语,希望他们将来还能学习汉语。我们特别重视对孩子们的品德教育,我们平时还定期召开家长会,对品学兼优的学生不仅予以表彰,而且还通过小区公共专栏向居民们宣传,孩子们的良好行为也在影响着他们的家长们。
小区管委会主任阿福南博士对记者说,说实在的,我们起安居工程的名字,也源于中国,我们知道中国有许多安居小区,旁遮普省政府也在努力学习中国扶贫、安居的成功经验。我本人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毕业的博士,我学习的专业是环境工程项目,在回到祖国后,我志愿做一个环保和扶贫工作者,虽然这项工作我们刚刚起步两年,但已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而不只是单纯靠政府一家。他说,我们还主动联系了一些社团组织,通过他们与开发商合作,在周边地区建立安居配套项目来扩大就业、吸引投资,同时对那些愿意投资安居小区的开发商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和政治上的荣誉。我们特别重视学习中国在灾后重建和扶贫方面的经验,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和重灾地区重建居民新村的成功经验。(本报伊斯兰堡4月14日电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周 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