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可能把每一所大学都办成“世界一流”的大学,但可以办成各具特色,即大学管理者心目中的“理想之大学”,这就是特色办学、内涵式发展之路。
这种“理想之大学”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但也并非无规律可循。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是其被社会公认的办学特色。但是,要实现这一特色,所需要的支撑条件和社会的检验标准与其他所有的大学又是相同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推进“理想之大学”建设的过程,也就是形成自身特色、提升特色水平的过程。而且,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大学管理者将会按照心目中的理想,始终保持着清晰的发展路径和坚持不懈的自觉。
我认为,一所“理想之大学”通常都具备“有人物、有故事、有空间、有代表”这四个显著特征。
有人物,就是有学生和社会敬仰的大师和教育家。实际上,这是内涵式发展中的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大师和教学名师都具有学科贡献重大,学界认同广泛,学术声誉良好,人才培养成就显著的特点。这些大师级人物铸就着一个学科、一所大学的成绩与辉煌。如果一所学校这样的人物很少或者没有,那就很难说它是学生心目中的一所“理想之大学”,也很难说办学有特色。
有故事,就是指大学自身历史文化的积淀。一所大学的历史和文化是这个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东北师大原生物系的教学楼是日伪时期留下的两层破旧的小楼,但它却见证和铭刻了这个系自1949年创建以来的风风雨雨和酸甜苦辣,能让人回想起几位大师的许多感人故事。而现在的许多大学,新楼和高楼很多,故事却没了。因此,我们需要特别珍惜和保护历史留给我们的那些经典故事。这些故事的价值在于能使学生领悟到学校的发展足迹和优良传统,汲取到奋发向上的不竭动力,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有空间,就是指具有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在我的记忆中,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我们的大学就像是一片净土,没有世俗、功利和纷争,人们活得十分简单纯粹,可以一门心思做自己喜欢做的学问。现在,我们的物质条件和工作条件都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在课程资源的建设上、在尊重个性需求,激发创造性的支撑能力上,仍然显得还很薄弱,教师教学、研究需要,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空间建设”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且,这种“空间建设”并非仅仅是物质的“硬件的”,充分体现大学精神的“软环境”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空间”也急需完善和拓展。
有代表,就是指有被社会广泛认同的大批优秀校友,即有着良好社会声誉的毕业生。学校的毕业生就是一所大学向社会输送的一批批“产品”,接受着社会的检验。所以,一所大学是不是一流,不是靠自己说的,也不是由学校层次决定的,而是社会的广泛认可,这种认可的价值标准就是毕业生及培养他的学校对社会的贡献。社会的认同是大学生命力的根基。
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任务就是“聚集优秀人才、传播先进文化、提供成才空间、服务社会发展”,这是人们所期盼的一所“理想之大学”,同样也是大学之理想的核心要素和推进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