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15日 星期一

    “美丽柳州”系列报道之一

    工业柳州的文明转身

    《 光明日报 》( 2013年04月15日   01 版)
    在清澈的柳江上,已多次举办国际水上狂欢盛事。贺肖华摄

        走进广西柳州,细雨迷蒙,一脉柳江,碧水盈盈。

     

        如此山川秀美,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污水横流、酸雨肆虐;这样婉约柔媚,谁能猜到,这里站立着一个工业巨子。

     

        柳州工业强,柳州山水美。一个第二产业产值占65%的重工业城市,一个钢铁、发电、石化、水泥、化工等号称“重污染行业”一应俱全的城市,居然有着如此清秀的面庞。

     

        工业柳州的美丽秘方是什么?

     

        从“酸雨之都”到“宜居城市”

     

        雨水下来似醋酸,城里处处“白面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片面强调生产,忽视环境保护,作为西南地区工业重镇的柳州市,二氧化硫浓度过高,市区“十雨九酸”,被称为“酸雨之都”。酸雨腐蚀性强,对市区植被造成严重破坏,甚至出现光山秃山。

     

        家住柳江边的李先生,对当时情景仍记忆犹新:“柳钢、柳化、电厂3根大烟囱耸立,喷着火苗和烟尘的‘大黄龙’肆无忌惮升向天空;柳江重污染的河段上,黑、黄、红色的污水直接排进江中。”

     

        工业巨子,披污染尘,伤痕累累。

     

        为拯救家园、恢复生态,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柳州人民,作出了孜孜不倦的努力:开启“碧水蓝天”工程,进行污水治理,呵护百里柳江;铁腕手段,开展大气综合治理;工业转型升级,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植树造林,播撒绿色希望……多年的坚持,收获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的荣誉,“美丽柳州”的容颜与工业经济总量占广西全区约1/4的骄人成绩相得益彰。

     

        2012年9月起,柳州成为全国首批、广西首个向社会公布PM2.5监测数据的城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实时监控空气中的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浓度指标,并向市民公开发布当日空气质量数据。

     

        数据公开化,源于一种自信。据统计,2012年,柳州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2%,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均为近15年来最好水平。

     

        “鏖战多年初得胜,山清水秀地干净。还我轻风与碧水,龙城百尺再奋进。”曾任柳州市委书记、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的陈刚如此直抒胸臆。 

     

        一条生态工业之路

     

        工业宜居城市,来之不易。

     

        “不是污染消灭企业,就是企业消灭污染。”在环境污染最严重的时候,柳州人也曾面临着要产值还是要环境、要柳钢还是要柳州的痛苦抉择。过程是艰难的,结论却不容置疑——“既要经济发展,又要碧水蓝天”。

     

        如何实现?答案是“三个同步”——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宜居城市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提高。市委书记郑俊康说,柳州市既把工业作为发展的命脉和脊梁,又把绿色生态作为滋润工业发展的重要给养。

     

        走进曾经的“污染大户”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记者看到“柳钢360m2烧结机头烟气脱硫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错综复杂的清洁系统如同一双神奇的魔术手,给进入其中的工业废气进行脱硫“洗澡”。这套自主创新的氨法脱硫技术,脱硫效率为90%以上。过去的“大黄龙”不见了踪影,高耸的烟囱中冒出洁白的水蒸气。

     

        环保改变了柳钢,也拯救了柳钢。利用余热、富余煤气等各种余能发电,自发电量达到生产总量的70%。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一系列的节能技术,让柳钢在循环经济中找到新的增长点,即使在2012年钢铁行业整体不佳的情况下也实现了盈利。

     

        无论是污染最严重的时候,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二次创业”新时期,柳州人从来都没有想过放弃工业,而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能源效率为核心,以加快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为根本,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把它做大、做强、做精!

     

        钢材、微型车、牙膏、中药、化工产品……这些都曾是令人引以为豪的“柳州制造”,但柳州人早已不满足于此,越来越多的产品向产业链的上游发展,走向“柳州智造”。为了给“柳州智造”开山铺路,柳州市建立“财政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撑、民间资本为辅助”四位一体的创新投入机制。

     

        如果说节能减排、技术研发是治理污染的“治标”行动,那么发展新兴产业,则成为“治本”之策。机电一体化、新能源环保、生物制药、新材料四个产业为主导的新兴产业体系,顶开环境约束的“天花板”,点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铟,是一种极稀有金属,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航空航天、合金制造、太阳能电池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作为铟的主产地之一,柳州的铟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已有两个铟深加工产业化项目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柳州由此有了一个响亮的目标——打造“中国铟谷”。

     

        经济在升级,城市在转型,环境也在不断进步。“十一五”期间,柳州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20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646.5亿元,增加220%;而规模以上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从2005年的3.18吨标准煤降到了2010年的1.91吨标准煤,下降了40%。

     

        一条“创新、绿色、循环、节约、开放”的生态工业之路,越走越宽阔。

     

        城市,活得更健康

     

        蜿蜒的柳江绕城流淌,如一条大动脉,滋养着柳州这个城市的躯体。

     

        柳江边上,11个泵站和市区3个辖县、5个污水处理厂,把城市污水纳入体内,实现沿江全面截污。在东临柳江的白沙污水厂区,记者见到,生活污水经过曝气沉砂、初沉、紫外消毒等7道工序,实现“浊流变清流”。如此新陈代谢系统,让柳江水完成了吐纳、更新,清水流长。

     

        “城市是有生命的,它是一个灵动的有机体。每个人都是其中的分子,大家的生命健康休戚相关。”柳州市长肖文荪如是说。

     

        在这个生命体里,各个工业企业好比一个个器官,相互协同,一起生发着活跃的力量。

     

        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热电联产项目,为柳化、柳啤等工业企业提供高温蒸汽,并向市区学校、医院、酒店等民用场所提供高温热水;柳钢产生的工业余渣、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等,都可提供于水泥生产;柳化的中间产品液氨可作为电厂脱硝的原料。变废为宝,资源整合,互联互动,互惠互利。一条条绿色经济产业链,如同一个循环系统,清新流畅,生生不息,支撑着柳州工业的生命体健康运转。

     

        这个生命体还在旺盛地生长。充满希望的新兴工业,蓬勃发展的功能产业园区,在工业巨子的肌体上衍生着新细胞。城区的东边,一座现代化汽车城的蓝图正在徐徐展开,仿若给这座快速发展的城市插上腾飞的翅膀。

     

        这就是柳州,越变越有活力的柳州。(本报记者 刘 昆 于园媛 蒋新军 本报通讯员 李 静)

     

        短 评

     

        工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范本

     

        柳州的实践告诉我们,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不是此消彼长,不是“压下葫芦起了瓢”,工业和环保完全可以相生相长。柳州就是把工业作为发展的命脉和脊梁,把绿色生态作为滋润工业发展的重要给养,推进工业升级,促进城市转型,走出了一条“工业强、山水美、环境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没有美好环境,不可能有美好生活。秉承“三个同步”的发展理念建设“美丽柳州”,柳州市委市政府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城市全面发展布局,视城市为有思想、会思考、有行动、善调节的有机体,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城市里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城市发展理念,最终得到企业和市民的普遍认同。政府真正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企业自觉把“生态”“绿色”写入企业文化里;全体市民精心呵护自己的家园。如此三方联动,成就了一个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的工业城市,一个可以诗意栖居的绿色家园。

     

        “美丽中国”是中国人共建共享的中国。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我们期待更多像“美丽柳州”这样的好消息。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