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晓楠的《哲学通论十五讲》建构在国内外既有《哲学通论》基础之上,紧密追踪当代哲学研究发展趋势与社会脉动,提出不少真知灼见,具有一种“文理渗透,中西融汇”的开阔视野。
该书对于“元哲学”就是“哲学学”的观点,指出两者虽然都是以哲学自身为研究对象,但区别在于研究视角不同,“元哲学是从哲学内部来看哲学,是用哲学的观点来透视哲学,它不是从哲学之外而是从哲学之内来观察哲学、分析哲学和反思哲学,因此,元哲学是一门哲学的分支学科,或者说是哲学的元学科。哲学学虽然是以哲学为研究对象,但是它不是从哲学内部而是从哲学外部来考察哲学,它是从外部把哲学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从而旨在揭示哲学的社会性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哲学学不是哲学,它是哲学的社会学。”
作者宣称:我希望跨越“两种文化”(C.P. 斯诺),跨越理解和沟通莎士比亚(隐喻人文科学)、热力学第二定律(隐喻自然科学)所意蕴的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追求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因此在我心中的哲学观是一种大哲学观。在这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统一的大哲学观的观照下,当代哲学前沿的一些疑难问题如坚冰遇到了春天的阳光而自然消融。
如,西方有些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无哲学的观点。作者认为,这一问题的提出本身也许是一个虚假的问题,因为,提出这一问题的内在理路,就是用西方哲学对哲学的理解来论衡中国哲学。作者指出,在古代,西方哲学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哲学可以存在于诗中,散文和随笔之中,书信之中,小说之中。
科学与人文都是社会文化现象,相融则利,相离则弊。但由于科学技术的分化和人文学领域的分化,当代教育专业的不断细化,窥一斑而难见全豹,“盲人摸象”式的教育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我们这个时代虽然呼唤大师的产生但是终究不可能出现大师的原因。作者认为,在近代中国出现了一大批大师级的人物,诸如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金岳霖、胡适等人,然而时至今日不可能再出现这种类型的“大师”了。作者继尼采呼喊“上帝死了”、福柯呼喊“人死了”、利奥塔德呼喊“知识分子死了”之后得出“大师死了”的结论。“大师死了”之后就是分门别类的各种类型的“专家”了!这一振聋发聩的结论,值得我们的教育主管者深思:未来,将为我们的社会塑造什么样的新“一代”?
《哲学通论十五讲》善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抽象的思维。如写尼采的思想,“豪迈而踏实,如高山上的树,越往高处伸展,越往下扎根。”而阐述后现代主义和西方文化和西方哲学的关系时,作者说:“后现代主义就是要挖西方文化和西方哲学的‘祖坟’。”原本艰深的哲学理论,经作者形象又深入浅出的表达,显得趣味盎然,而毫无枯涩和呆滞感。《哲学通论十五讲》第九讲,讲关于“哲学与文学”的关系不但引用了我国唐朝诗人陈子昂、李商隐的诗,还用哲学的观点分析了俄国托尔斯泰的《复活》和英国劳伦斯《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两部长篇小说,使人读后如置身于朗诵“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中文系课堂。从中亦可略窥作者“文理渗透,中西融汇”的深厚学术素养。
对于那些以语涉哲学为时尚的人,对于那些时常关注人生并注意提炼人生智慧的人来说,读这本书,不但能对“哲学”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而且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心灵的启迪,因为这是一本“爱智慧”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