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前,海南没有省级博物馆;4年后的2012年,海南省博物馆不仅拔地而起,而且跻身全国一级博物馆行列。一个年轻的博物馆,何以发展如此迅速?采访中,众人皆称这是“丘刚效应”。
今年56岁的丘刚是海南省博物馆的一名研究员。2002年因为要筹建海南省博物馆,作为引进人才,丘刚从河南开封博物馆来到了海南。到海南后,丘刚屁股不着椅子,背起背包,一个县一个乡一个村地跑。西沙文物普查、东方荣村遗址、珠崖岭古城址、金牛岭明清墓地、澄迈福安窑址、陵水石贡遗址、三亚落笔洞遗址……两年时间,他跑遍了海南18个市县,领着他的团队发现并挖掘出大量人类牙齿、哺乳动物化石和石、骨、角制品等生产工具,他们的艰辛劳动将海南岛人类活动历史推到了一万年前。
收获归收获,可跟着丘刚干,大家觉得太累了。别看丘刚已过中年,可那不要命的劲头不次于小伙子。他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家可以不回,就是不能不出活儿,恨不得每天都有收获。有时大家忍不住和他吼起来:你不要命,我们还要呢!
一次丘刚在和人闲谈中,听说河南新乡市博物馆珍藏着一幅明代邓廷宜绘的《琼黎风俗图》。要是它能回海南多好!想到这,丘刚立即坐飞机到了新乡。尽管是老熟人,老同行,但这件事并没有结果。怏怏而归后,丘刚不死心,又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飞到河南。他求助于上上下下的领导和朋友,说什么也要请对方支援一下,他反复申明这件展品对海南省新建博物馆的重要性,反复申明在海南展出这件珍品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他又向国家博物馆提出调拨《琼黎风俗图》的申请。整整3年,他锲而不舍。2007年1月下旬,《琼黎风俗图》在新乡市文化局局长和新乡市博物馆馆长的护送下,终于来到了海南。用新乡市博物馆馆长的话说:尽管我们舍不得,但丘刚的执著让我们不得不放弃。
2008年,海南省博物馆建成并面向社会开放。连续十几天,博物馆每天人流不断,平均一天接待观众4万余人。然而,馆内毕竟资源有限,如没有新展览吸引观众,博物馆就没有生命力。在省文体厅的大力支持下,省博物馆确定了引进精品展的思路。丘刚和他的同事攥着有限的经费,寻找适合在海南展出并为百姓喜爱的展览。
从2009年开始,海南省博物馆先后引进了“国家宝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精品”“皇家珍宝——故宫藏清代金银器”“至尊国礼——国际友谊博物馆珍藏精品展”“走近大师——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中国画精品展”等130多场展览。平均7天就有一个新展览推出。一个月展期内接待观众平均35万人次。2010年起,海南省博物馆先后与澳大利亚、荷兰、美国、墨西哥等国家合作,以主办、联办、协办、承办等方式举办展览,让观众通过博物馆这个文化窗口,扩大文化视野。
2012年,海南省博物馆尝试将自己的展品推向全国,首推的就是丘刚团队操刀完成的“大海的方向——西沙华光礁一号沉船特展”,这个展览首次展出南海水下文物。今年“五一”后,这个展览将在北京、浙江、河南等多省市巡展。与此同时,由丘刚担任主编并撰写的《华光礁一号沉船特展》《海南省博物馆研究文集》《海南古遗址》等书也相继问世。
这些书籍的问世,不仅展示了海南省博物馆的学术水平,而且填补了海南在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古陶瓷、古村落等文物考古的空白。
丘刚有个心结,那就是博物馆办得再好,受众面有限,作为公益事业单位应该惠民、为民,在普及上下功夫。想到了就干,丘刚和同事们加班加点,花了一个月时间将展品拍成照片,同时按照博物馆新格局制成38块大展板。头一站送展是西沙群岛。当时正赶上5月闷热天,炎炎烈日下,驻岛官兵们高兴地把展板围个水泄不通。丘刚和同事们顾不上坐船15个小时的劳累与不适,逐一解答着官兵们的提问。
从2010年5月起,丘刚领着他的团队,扛着这38块大展板,跑遍了海南。田间地头、黎苗村寨、边防哨所、建筑工地,处处留下他们的身影。用丘刚的话说,我们要让所有没条件来博物馆参观的人知道博物馆是啥样。
紧接着,丘刚又有了新的想法:每次引进的精品展览也要放大其效应,根据需要送基层。于是又一个送展下基层的方案形成了。这次赴西沙群岛送上的是“金戈铁马——古代军事兵器展”。驻岛官兵们赠了一面锦旗,上面绣着“流动博物馆爱兵惠民”几个大字。2012年5月,丘刚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本报记者 魏月蘅 王晓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