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下,半个世纪以来,学雷锋活动在中华大地蓬勃开展,雷锋精神成为永放光芒的心灵旗帜。雷锋精神长盛不衰、薪火相传的深层原因,就在于雷锋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深刻回答了人为什么活着、为谁活着、怎样活着才更有意义等人生课题,正确处理了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之间的重大关系。而这些问题正是广大青年学生在成长中面临的“烦恼”。在高校开展学雷锋活动,就要用雷锋精神去解答学生心中的人生之惑,引领他们像雷锋那样健康成长,做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作为雷锋唯一一个作过报告的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引导广大学生自觉以雷锋为榜样,以雷锋精神为养分,争当“雷锋传人”,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合格人才。同时,学校围绕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在“构建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命题中,也作了一些理论层面的探索和思考。
弘扬雷锋“一颗钉”的爱岗敬业精神,引领青年学生做开拓创新的排头兵。“愿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是雷锋一生不变的追求。“一颗钉”精神体现了一种自觉奉献、爱岗敬业的优良品德,反映一种刻苦钻研、锐意进取的工作态度,代表了一种向上的力量。凭借“钉子”精神,雷锋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业绩,找到了实现自己价值的舞台,这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同样具有普遍意义。青年大学生始终是开社会风气之先的重要力量,最具创新热情和创造潜力。既要引导他们在学习的“黄金时期”打牢基础知识、钻研业务本领,在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的环境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努力成长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又要引领他们立足岗位、立足实际,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出色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更要激励他们成为知识型社会主义建设者,在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创造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在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展示青春活力、贡献力量。
弘扬雷锋“一滴水”的团结协作精神,引领青年学生做和谐社会的生力军。雷锋将个人看作一滴水,将集体这个大家庭看做是无数水滴汇聚成的海洋,体现出了强烈的集体意识和团结精神。团结是一个人干事创业的基础。“一滴水”精神对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都至关重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必须大力发扬和倡导的。从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验和成就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上下齐心,共同奋斗,由此而激发出极大的热情,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创造出辉煌的业绩。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都是团结协作传统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当前,在价值多元、个性张扬的大学校园,需大力倡导“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的道德观。一方面,引领青年学生在时代大潮中,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国家和集体的“大我”事业之中,时刻想着自己是社会的“一滴水”,心存大局意识,践行服务精神,争做团结的楷模;另一方面,教育青年学生要学会如何去理解他人,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与他人交流,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弘扬雷锋“一块砖”的普通劳动者精神,引领青年学生做任劳任怨的实干家。“如果你是一块砖,放在哪里都能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这是雷锋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真实写照。雷锋从农民到工人、再到战士,党把他放在哪里,他就在哪里默默奉献。“一块砖”精神对青年学生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当今社会,“一块砖”精神不是过时了,而是更迫切地需要了。许多具有“砖头”精神的干部受到群众的欢迎,就在于时代呼唤这种精神,人民召唤这种精神,社会需要这种精神。党的好干部孔繁森堪称任劳任怨的楷模,他听从党的安排,两次到西藏工作,不畏艰苦,为了西藏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任,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需要一大批任劳任怨、勇挑重担、埋头苦干的实干家。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鼓励青年学生牢固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甘于吃苦、乐于奉献,脚踏实地;教育他们牢记光荣使命,珍惜宝贵机遇,激情投身实践,奋斗成就人生,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功立业。
弘扬雷锋“一团火”的无私奉献精神,引领青年学生做克己奉公的孺子牛。“一团火”燃烧起来是活力,是激情;折射出来的是奉献,显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格。雷锋的一生虽然没有创造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但他把自己生命的每一分热、每一分光都无私地奉献给人民,以对人民的真诚与火热的赤子之心,自觉地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这种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怀,对于我们引导青少年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示范意义。今天的时代与雷锋生活的时代相比已有很大的改变,但“一团火”的无私奉献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鼓舞和激励青年学生前进的精神财富。教育、引导学生像雷锋那样,牢固树立起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意识,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强化大学生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用雷锋精神激发大学生服务社会,到祖国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以实际行动投入到火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
弘扬雷锋“一片叶”的感恩反哺精神,引领青年学生做回报社会的带头人。“我有向党说不尽的话,感不尽的恩,表不完为党终身奋斗的决心。”这一片肺腑之言,是雷锋朴素情感的流露,是知恩图报的誓言,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承续。雷锋在旧社会是一个备受欺凌的苦孩子,是新社会给了他新生和光明的前程,所以他永远感谢党和社会,并将其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之中。当代大学生从进入学校到走向社会,无时无刻不包裹在一个充满恩情的网络中,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祖国的呵护之恩。因此,广大青年学生应在自己的人生字典里郑重地写上“回报、感恩、孝敬”这几个字,用一生去努力践行;自觉以雷锋为榜样,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做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的带头人;像“雷锋传人”郭明义寄语学生那样:“用一颗纯朴的心,爱父母,爱老师,爱学校,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智慧,报效祖国人民,争做雷锋式的当代大学生。”当前,广泛开展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就是践行“一片叶”精神的生动体现,青年学生在教育帮扶、法律援助、文艺演出、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中,受到了教育,收获了成长。更为重要的是,在奉献祖国、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彰显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者系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