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死记硬背,不用写作业,甚至不用考试——德国孩子的负担真轻!然而,负担轻却是有代价的:近年来,德国中小学生一直在国际中学生水平测试中表现平庸。所以,不少德国教育家对德国式“像长袍一样宽松”的教学理念提出批评,认为中国式“像枷锁一样沉重”的教学方法也值得肯定。
西式教育与中式教育,哪个行,哪个不行?在寻求“最正确”、“最合适”、“最可行”的教育模式之路上,中西方学校、家长和整个社会都表现出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改革是一场永远没有尽头的革命。西方的中小学教育理念倾向于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宽容的环境,从而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和批判精神;而中国主流教育思路则是让学生在“颇有压力的学习环境中”掌握更多的知识,以便让孩子尽早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
最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口号的走红,我们能够越来越多地听到“减轻中小学生压力和负担”的呼声。不错,无论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今天的孩子都显得负担过重。为了比自己的同班同学多拿一两分,孩子们要在教师布置的“题海战术”中耗费多少重复性的劳动?读书思考、兴趣爱好、体育锻炼、娱乐休息的时间统统被应对考试这一头等大事占用了。为了应付考试,课堂讨论被放弃了,专题报告被取消了,阅读书刊和资料的时间没有了,独立思考问题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得不到提升。
减负到底是要减什么?减负就是减弱“应试教育”,增扩“素质教育”。我们应当认识到,“应试教育”是学生负担日渐加重的根源。“应试教育”让那些只会死记硬背、人云亦云的学生如鱼得水,让缺乏思辨能力、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成为孩子们争相模仿的“高分英雄”。我们还应当看到,“应试教育”表面上是教育界的弊端,但根源则是社会观念。“知识改变命运”——如此功利主义色彩浓重的“人生信条”必然会造就“应试教育”模式,必然会促成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对“成功”的狂热追求,对“致富”的焦虑渴望,反映的是整个社会在人生观念上的局限性。事实上,既然所有家长都力争让自己的孩子考上最好的大学,减负就是一纸空文,就只能是埋藏在孩子们内心深处的美好愿景。
在改变促成“应试教育”产生的社会环境的同时,学校的教育模式更应当改变。以笔者之见,在以“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的教改过程中,首先要让“好学生”、“好老师”、“好学校”的标准改头换面。倘若衡量一所中学的标准是看其毕业生中有多少学生进入了好大学,衡量一名教师的标准是要看他能够培养出多少会考试的学生,衡量一名学生的标准是他是否会考试,那么,“素质教育”和“学生减负”的目标便无法实现。只有让教学方式、考试方式、出题方式、评分标准等方面发生巨变,我们的孩子才会真正看到“减负时代的来临”。
然而,减负并不意味着减去“记”和“背”,也不等让学生都“穿上宽松的长袍”,完全处于轻松无压力的状态。减负并不等于“素质教育”,也不等于放弃中式教育千百年来流传至今的丰厚遗产。过大的压力肯定不利于学生心智的健康成长,但没有压力的环境却未必一定能够培养出擅长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只为考取高分,肯定不能塑造出好学生,但没有成绩单,又怎能保证学生们自觉自愿地保持持久的学习状态?“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样的道理听起来或许老朽,但却是我们无法丢弃的传统理念,也是我们中国人安身立命的资本。
我们主张减负,因为我们依然信奉“拿来主义”,愿意把西式教育中值得借鉴的东西统统拿来。然而,当我们积极地借鉴西式教育模式的精华时,我们却不可忽略西方世界对我们中式教育的关注和认同。
不久前,笔者一位同事正在读初中的儿子在托福考试中拿了115分,其英语口语水平在随后参加美国高中入学资格面试时又赢得了美国考官的惊叹。考官是一所美国知名私立高中的校友,眼下在美国驻华使馆担任签证官。她表示,既然“死记硬背”《新概念》可以达到“比多数中国博士生还高的英语水平”,如此“死记硬背”自然值得借鉴和推崇。中式教育的成果在中国留学生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中国学生总能在美国、英国、法国这些教育大国的名校里名列前茅,成为令人瞩目的佼佼者。在美国著名的常春藤学府里,有20%以上名额的占有者都是华人学生。
事实上,中式和西式教育都有可取的优势。“鞋子合适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对广大莘莘学子来说,合适的教育方式才是好方式,世界需要教育体制百花争艳,需要教育方式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