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12日 星期五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三个倡导”系列解读之四 和谐

    培育践行和谐价值观

    作者:郭齐勇 张志强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12日 07版)

        ●万物产生的基础本来就是“和”,发育产生后,“和”作为万物的本性内在于万物之中。

     

        ●儒释道传统无不主张身心的和谐,这是中国人所致力追求的高明境界。

     

        ●“和”包含了宽容、妥协,但“和”绝不是庸俗的、无原则的滑头主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三个层次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价值观,“和谐”作为第一层次核心价值观而提出,其实是继承、吸收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中和”、“仁爱”、“民本”等精华,反映了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同时,这也说明我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等理念和思想精华,完全可以为今天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发挥积极作用。

     

    “和”是万物产生的基础

     

        和谐,简而言之,就是“和”。所谓“和”,是在肯定事物或因素的多样性、差异性存在的前提下,使矛盾、对立的诸因素、方面统一起来,其要点是尊重差异与保存个性。西周末年,史官史伯就说过:“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国语·郑语》)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和”的内涵进行表述,它明确区分了“和”与“同”的界限。“和”是保留差别与多样性的统一,“同”则是简单抽象的同一性。不同、差异是万物生存、发展的基础,简单的同一则不可能产生出任何新的东西。世界不可能单一化、同质化。以同裨同、以水兑水,不可能出现、长养万物。人世间需要各种人、力量、声音的并存共处,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相济相生。“和”的观念中蕴含有开放性与包容性。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君子善于听取不同的声音,使用不同的人才,协调不同的方面与力量。道家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认为天、地、人、物、我之间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即整体的和谐、物我的相通。佛教华严宗有“六相圆融”、“一多相摄”的命题,同样表达了与“和”相类似的智慧。可见,传统儒释道诸家均认为,天、地、人、物及人与人之间,是“相成”、“相济”、多样统一的关系,彼此相接相处,形成一整体圆融、动态流衍的世界。

     

        “和”在中国文化中,又被表述为“中和”“太和”等概念,具有世界观、境界论、本根论的意义。《中庸》明确表述了“和”的哲学意涵和价值意涵,使之上升到世界观的高度:“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大德川流,小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周易·系辞下》曰:“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先秦儒家集大成者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可见,“和”既是万物必然要遵循的“达道”,也是万物得以“生”的本源依据。《周易·乾卦》进一步阐述了“和”的境界论意义:“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护持万事万物的各自本性,使之按照自己的本性发育、壮大,使万物不相悖害,各循其轨道,相依相待,就能够达到“保合太和”之境界,即整体和谐、生生不息的高明境界。北宋思想家张载则从本根论的角度论述“太和”的重要性:“太和,和之至也,未有形器之先,本无不和,既有形器之后,其和不失,故曰太和。”“太和”是“和”的极致,是万物的本根和开端。万物产生的基础本来就是“和”,发育产生后,“和”作为万物的本性内在于万物之中,并没有消失,这种情况就叫做“太和”。

     

    “和谐”理念是中华各民族在长期融合中形成的民族性格

     

        事实上,以“和”“中和”“太和”为主要意涵的“和谐”理念,是中华各民族在长期融合过程中形成的民族性格。展开来说,理解“和谐”理念的向度大体有如下方面:

     

        人与自然天地的和谐。中国文化对于天地万物有一个整体全面的看法。中国传统思想认为天人是相贯通的。人的内在的道德性是天赋的。中国古人讨论了人与自然之天地,与山水、草木、鸟兽、虫鱼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问题。中国古代思想家尊重天道天命,认为,天、地、人、物不是各自独立、相互对峙的系统,它们彼此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同处于一个充满生机的洪流之中。中国传统智慧主张人与自然万物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古代的礼制包含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与法令,尤其是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中国的人文精神不与宗教、自然相对立,它讲求的是天人合一,即人文、宗教、自然的统一。

     

        各族群、民族之间的和谐。中华民族、文化是在多样化的发展中逐渐统一的,在五千年甚至更长时期,多地域多族群及其语言、文化、宗教不断融合。现代中国及其文化更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产物。中华历史、民族、文化的融合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观念上形成了“协合万邦”“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文化理想,成为维系协调各民族的纽带与润滑剂。

     

        人与人的和谐。这主要是指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人的各种现实关系和人所处的且无法摆脱的社会习俗、制度、伦理规范、历史文化传统都必须得到尊重。个体人不要成为片面的人,必须正确处理与群体的关系及人的健康全面发展的问题。中国哲学传统中有“成己”与“成人”、“立己”与“立人”、“己达”与“人达”之论,在“己”与“人”的关系上,孔子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一贯主张“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和谐共生、共育、共融的关系。

     

        身与心的和谐。这是指每个人与自己的精神世界、内在自我的关系问题。在人与内在自我的关系上,中国传统哲学家认为个体生存的意义世界与个人身心的涵养有很大的关系,身心和谐可以帮助人在生命与心灵上都处于健康状态。中国传统哲学家很看重个体的生存品位与品质,很重视人文的熏陶和修养。孔子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优游、涵养、陶冶于礼乐教化之中,提升每一个人的品位。道家、佛家也主张身心神形的合一与超越,建立起各自所特有的修养论、境界论。儒释道传统无不主张身心的和谐,这是中国人所致力追求的高明境界。

     

    发掘我们民族传统历史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对于当下我们所倡导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有着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和谐理念,能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国与国之间关系、协调国内区域发展、培育文化的多样性,提供精神资源和价值理念。从国际来看,我国近些年来提倡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倡导和谐世界的理念,在世界上获得了广泛认同,它提升了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形象,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中国“威胁论”。从国内来看,我国近些年来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开发西部、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既从大局出发,又考虑到各区域不同的经济特点和地理区位,是整体和部分的统一,也是“和而不同”理念的体现。

     

        和谐理念,可以为协调国家和人民、公民与社会、个人与群体、个体与个体之间关系和事务中所出现的矛盾,提供方法论意义的启示。解决冲突与失衡、悖反与对抗的情形,需要以“和”解之。“和”包含了宽容、妥协,但“和”绝不是庸俗的、无原则的滑头主义,不是要否定、抹杀差异和矛盾,而是从大局出发,寻找事物能够和谐共处、发挥其最大效用的条件及平衡点。

     

        和谐理念,有助于促进我国政治民主建设进程,形成好的风气、氛围与公序良俗。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民主法治,促进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人民是主体,政府及官吏是服务者。所谓“政通人和”,其实是先要公正,有公正才有“人和”,有“人和”而后才能“政通”。政务是否公开透明,是能否“政通人和”的前提。

     

    培育践行和谐价值观须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例如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增多,社会成员公德与诚信意识薄弱等,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培育和践行和谐价值观,需努力做到:

     

        首先应从道德层面做到内化于心。孔子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耻且格”。从社会的角度来说,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我们强调构建和谐的邻里、社区、同事、上下级关系,发展健康的社区、公司、学校、机关文化。从家庭的角度来说,应高度重视家庭和睦,家长做好孩子的表率,树立孝亲尊老爱幼的道德意识;夫妻之间应有包容之心,互相尊重,共同履行好家庭责任。从个体的角度来说,应自觉地提高法律与公德意识,做到权利、责任、义务与利益相统一,积极参与公共生活,遵守社会秩序与规范,做有仁爱恻隐之心与感恩包容之心的文明人。

     

        其次应从制度层面做到固化于制。民主法治是社会和谐的制度保障,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各种社会关系,人们的权利和义务,都要由法律来规范和确定;应建立协调社会矛盾的各种机制,努力发展各种民间组织、社会团体,构建“小政府、大社会”,降低社会管理成本,保障民意畅通,还权于民;要建立完善的预防腐败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整饬吏治;调节收入分配进程,应秉持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注重调节官民、劳资、公私、义利关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使农民工享有和市民一样的权利。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推进医疗卫生体系改革,帮扶弱势群体;积极构建网络文化监督机制,引导健康的网络舆论,形成良好的网络文化和社会风气;积极探索建立和谐社区的模式,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有效地发挥社区组织的协调功能。

     

        最后须从实践层面做到外化于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民族间的和谐,必须从我做起,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仅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基本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与全体社会成员的生存安全息息相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珍惜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以及一些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不能因私利而破坏了子孙万代的栖息之地;自觉地过低碳生活,例如使用环保购物袋购物,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出门多使用自行车、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学会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分拣,树立废旧物品回收再利用的环保意识;作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办公人员,应自觉推行办公信息化,节约纸张。政府公务员应逐渐减配公车,推行公务餐,减少公务应酬;节约粮食,物质生活上不与他人攀比,制止奢靡之风,自觉抵制奢侈品,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多参与社区义工及民间环保、爱心、公益性组织的活动。爱护我们的永恒家园,建设“美丽中国”,是全体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