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晖挥别人间,年仅36岁。现在,关于他的纪念文章时常在媒体上出现。他的师友说,张晖2006年刚到单位时,工资只有一千多元。后来做了父亲,养家糊口的压力让他时常感到焦灼,不得不经常劳心劳力地去从事额外的工作。而且,尽管他的学术成就卓越,但由于指标的限制,他的副研究员职称直到去年才得以解决。
无独有偶。也是在今年的3月,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副研究员张哲因病医治无效逝世,年仅37岁。他参与了不少的研究项目,正处于事业上升期。
两位才俊英年早逝,令人唏嘘。
“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生存状况,是时代的容颜,也将影响中国未来至少20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廉思表示。
他主持的一项调查表明,作为近九成拥有博士学位的高知群体,高校青年学者也是高压人群,其中72.3%的受访者直言“压力大”,更有36.3%的人认为“压力非常大”。而科研任务重、教学任务多和经济收入少是压力的主要来源。
A 压力让他们的人生浓缩了
在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外国专家局原局长马俊如看来,当今时代,交通方便、网络发达,青年人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和新鲜事物,它们激发了年轻人的兴趣和奋斗热情,同时也促使彼此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年轻人不得不承受更多、更大的压力,青年知识分子也裹挟其中,难以逃脱。
“青年知识分子面临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李维平认为,他们刚刚迈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初步完成角色转换的同时,立即面临着“三十而立”的挑战,成家、买房、育子的压力接踵而至,尤其在一些大型城市,生活成本不断攀升。一般情况下,从事学术研究特别是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青年学者,单靠个人的固定收入难以解决生活难题。
生活压力之外,学术上遭遇的困境让青年学者更加难以招架。
“那个某某还年轻,以后还有机会,这次这个名额还是给某某吧。”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刘涛说,这句话在一些学术评选中往往有着“一锤定音”的能耐,即刻就关上了年轻人面前的大门,挫败了他们的积极性与上进心。
他认为,青年学者面对的是一个比较官僚化的“学术江湖”,如今论文发表、项目申报、成果评优等背后都普遍存在着“潜规则”。比如,论文发表就有“学术歧视”的现象,不考虑论文的质量和成色,只关注作者的身份,只青睐所谓“权威”的名头,一看是初出茅庐的,不问青红皂白,一票否决。
尽管面对的是这般严酷的现实,但是在家人和社会舆论的眼里,这些青年学者都被视为“精英”、“人杰”、“才俊”,被寄予很高的期许。据李维平观察,社会上的高度期待,给青年学者套上了“紧箍咒”,他们不由自主地在事业上求成求胜、求强求快。
“生活、事业的双重压力,使得这些年轻人不顾及自然规律,不考虑人的生理极限,自我加压,超负荷工作,加班加点,不休不止,以致身心透支,人生浓缩。”李维平总结道。
B 鼓励坐“冷板凳”,但要给房间“供暖”
西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刘帆是一名“70后”。他认为,青年学者是一个社会智力资源的储备库。社会应该创造优良的教学、科研和生活条件,让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涵养内功、潜心学术上。这样也可以避免青年学者为了多出成果去换取物质利益而陷入学术不端,或者在学术研究上粗制滥造。
李维平建议加快打造人才健康创新的良好发展环境,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妥善解决医疗住房等实际问题,采取强制体检、强制休假、工作限量等措施保护青年知识分子。
“有必要给青年知识分子撑起一把既好看又耐用的‘保护伞’。”刘帆表示,社会应该有更为长远的战略眼光,注重青年学者的能力培养,在政策上予以相应的倾斜。学校应该启动相应的青年学者能力提升计划,为青年学者创造更多的研究机会。大学是孕育学术理想的地方,青年学者更是未来学术的希望。其他社会性学术机构有必要在论文发表、项目申报等方面出台相应的扶植措施,给青年学者一个施展拳脚的舞台,呵护好青年知识分子的学术信仰。
“对青年学者的保护,实际上意味着一种战略性的教育投资。”刘帆如是说。
马俊如期待媒体和舆论要有所作为:“不应该把成功单一化,也不应该过分地强调所谓来自物质和荣誉上的成功。要引导社会认识到平凡的人和平凡的生活也是一种幸福和成功。浮躁和不安分的社会风气容易让人迷失方向,盲目地透支个人的精力和生命。”
板凳要坐十年冷。在刘帆看来,当下的青年学者亟待静下心来,扎实地开展学术研究,社会与舆论应该鼓励他们坐“冷板凳”,但这样的鼓励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要给房间‘供暖’,让他们的心情舒畅,提高抗压水平”。
C 倡导愉快地奋斗
不过,青年知识分子也要抛弃“坐、等、要”的心态,主动出击,找寻到属于自己的路。
李维平提醒青年英才要合理设置生活和职业双重目标,规律生活,科学工作,量力而行,张弛有道,“要充分地认识到健康是成功之本”。
“要坚守,要匍匐前行,要甘于寂寞。对学术的执著,其实是一种高贵的孤独。”刘帆寄语同龄人并以此共勉。
“成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希望这个理念能被广大青年知识分子接受。”马俊如期待青年学者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认识和定位,对自己的成长和事业有一个科学、理性的安排与规划,不能过于追求成功的速度,也不能对自己期望过高,“这是青年人必须具备的内心修炼。”
他回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也经常加班熬夜,“但是精神却不是处于一种压力巨大、时刻紧绷的状态。那时候物质条件也非常不好,但是却能尽量摆脱来自物质和名誉的压力,让自己在精神上不必承受多重的压力。”他表示,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提倡,但更应该倡导愉快地奋斗。(本报记者 王国平 柳 霞)
(2011年,廉思主持开展了全国范围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况和思想动态调查。受访青年教师中,仅有7.1%的人认为“基本没有压力”。如图,科研任务、教学任务、家庭经济收入是造成青年教师压力较大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