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11日 星期四

    伊朗地震缘何经常伤亡惨重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11日 08版)

        据外电报道,伊朗官员表示,4月9日发生在伊朗南部布什尔省的6.1级地震已造成至少37人死亡,850人受伤。伊朗地震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地震发生于当地时间16时22分,震中位于布什尔卡基地区附近,距首都德黑兰约800公里,震源深度12公里。虽然此次地震震中距布什尔核电站仅80公里,但伊朗核电站负责人表示,核电站设施未受损害。灾区大部分地区的水、电供应中断。

        伊朗是一个地震多发地区,屡遭强震,每次地震都遭受十分惨重的损失。2003年底的巴姆大地震造成3万多人死亡。去年8月,伊朗西北部东阿塞拜疆省发生6.2级地震,造成300多人死亡,逾3000人受伤。为何伊朗地震经常伤亡惨重?

        首先,伊朗全境基本都处于欧亚地震带上。地震学家们分析说,伊朗地处三个地震带的汇合点,且经常处于不断的运动和相互挤压之中。一旦地壳运动超过一定程度,极容易发生地震。其次,与伊朗建筑构造不防震有重大关系。伊朗部分地区的建筑物抗震能力较差,即便是震级不高的地震也会造成房屋倒塌,容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再次,“不合格工程”也是增加地震伤亡的祸根。德黑兰市市长曾多次表示,大量的不合格产品流入建筑材料市场,加上一些建筑公司技术水平低下,不按标准施工,导致一些工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抗震标准。第四,救援设备和措施落后。由于经济原因,伊朗的救援设备一直没有较大的更新,主要依赖军队救援,政府医疗措施难以应付大量伤员,致使地震伤员因不能及时获救和治疗而身亡。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伊朗民众防震意识淡薄。尽管伊朗地震频发,但平时居民很少做有组织的预防地震演习。一旦发生地震,居民们往往发生恐慌,造成人员拥挤和相互踩踏,增加了不必要的伤亡。

        如果伊朗政府能够吸取教训,提高建筑物的防震等级,增强人们的防震意识,就能够最大程度地减轻人员伤亡情况的发生。(本报驻伊斯兰堡、开罗记者 周 戎 于 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