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11日 星期四

    新风扑面·河北沧州:

    组工干部树新风做表率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11日 15版)

        明媚初春,记者来到沧州,走进市委办公大院,一座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老楼映入眼帘,与周围新建的气派、宏伟的高楼大厦相比,显得十分简陋。拾阶而上,走到三楼市委组织部办公区,走廊的墙壁上挂满了作风建设的格言,一句句通俗易懂的话语,诉说着沧州市委组织部的新风气、新气象、新思想。

     

    汇报工作不超过5分钟

     

        “去年年底,刘剑民部长要求我们各处室汇报工作不能超过5分钟。5分钟,这么短的时间能把啥说清?大伙儿抱着‘碍于情面’的侥幸心理,仍然逐字逐句地念。没想到,部长竟然在办公桌上摆了块表掐起时间来。5分钟一到,立即拍板叫停。”市委组织部研究室主任李春昌对记者说,“这下子,大伙儿忙着删减稿子,尽可能将重点、亮点浓缩在5分钟的汇报里。部内18个科室,不到两个小时汇报就结束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

     

        汇报不能超过5分钟,这是沧州市委组织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缩影。如今组织部一般的会议材料不会超过2000字,先前的部刊《组工通讯》动辄就有十来页,甚至几十页,如今,都凝练到4页以内。各县(市、区)上报的信息材料、工作汇报,都变得更加短小精悍、言之有物。

     

        “我们必须把作风建设紧紧抓在手上,大力弘扬公道正派、严谨细致、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增强组工干部的执行力。”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剑民说。

     

        去年以来,沧州市委组织部坚持“敞开大门”征求意见,广泛征集党员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意见建议。共发放征求意见表1000余份,征集意见建议4个方面、22条,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5份,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60个,组工干部的党性在活动中得到锤炼。

     

    要把实干的人用起来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在践行八项规定上,沧州市委组织部不仅仅局限于文风会风的转变,而且还狠抓拓宽与深化,把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促进广大党员干部扎扎实实干事创业上。围绕市委提出的“爱沧州、做贡献、干成事、出亮点”活动,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体现在“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出亮点”中去。

     

        为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把实干的人用起来,市委组织部出台了《关于凭实绩用干部凭亮点选干部的实施意见》,积极探索在大事要事中选人用人的方式方法,要求进一步细化任务目标,强化工作措施,围绕大事要事建立干部“干事档案”。

     

        “‘干事档案’明确了‘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什么时间干成’,还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公示。”沧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杨景治介绍说,通过“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点评、一年一总结”,加强了对每个阶段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在科学定事、评事、核事的基础上,逐步推行“以事考德、以事考才、循绩选人、循劣下人”的“双考双循”的举措,建立起了综合考察与专项考察相结合的选人用人新机制,逐步形成“凭实绩用干部、凭亮点选干部”的激励导向。目前,全市形成了积极创新出思路、埋头苦干抓落实的新高潮。

     

    建设公道正派组工文化

     

        座谈中,沧州市委组织部的同志们有这样的共识:只有在制度高度、文化层面着手,才能在落实八项规定上有效克服“一阵风”的不良现象,才能走得更长远。

     

        新年伊始,沧州市委组织部重新制订了《中共沧州市委组织部工作规范》,内容涉及会议制度、公务接待、公文处理、财务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在制度建设上与时俱进,做到“废止一批、完善一批、新订一批”,并经常性地对照制度进行自查自纠,确保好的制度能够落到实处。同时,出台了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意见、组工干部下基层制度等一系列文件。结合省深化基层建设年活动,推进下基层工作,让组工干部接地气、搞对接、办实事。

     

        一系列举措推陈出新。在组工文化建设上,注重活动引导、载体创新、环境熏陶。结合自身建设,深入开展了服务“两个环境”(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大讨论活动,营造“人人都是发展环境”的浓厚氛围;在日常工作中,按照“重点工作求突破、特色工作有亮点、常规工作上台阶、评比工作争第一”的总要求,以打造“五型组工”(开放组工、满意组工、创新组工、人文组工、效能组工)为重点,建设公道正派组工文化。

     

        部领导带队去西柏坡等革命圣地接受红色传统再教育,举办了全市组织系统诗书画展览,经常性地开展体验式培训活动,开辟了图文并茂的“组工文化长廊”……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营造了公道正派、廉洁勤奋、求实创新的文化氛围。(本报记者 李 可 张进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