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个子,黝黑的面孔,他身上有农民喜欢和熟悉的土里土气。
远缘杂交,基因组构成,他引领着学生走在小麦育种的最前沿。
寒来暑往,他育出的“百农矮抗58”成为“黄淮麦区第一麦”,累计推广面积1.8亿多亩,增产小麦100多亿公斤。
他就是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小麦抗病虫育种首席专家茹振钢。
不忘师恩学育种
在河南省焦作市沁阳一中读高中时,物理老师、班主任高树义给了茹振钢一套科学家传记,他被数学家、物理学家的故事深深吸引,学习劲头十足,数理化成绩成了他的骄傲。
19岁高中毕业那年,高老师出乎意料地鼓励他学农:世界大难题是什么?是沙漠化、是水资源短缺。沙漠变绿洲,了不起!能种上庄稼、长出粮食更了不起!
高老师的大视野和诗意化表达,打动了年轻的茹振钢,更何况,吃不饱肚子的日子里,只有过节过年才能吃上白面馍,他有着天天能吃白面的不尽憧憬。就这样,茹振钢踏进农学门,他不但成绩好,还是班长、团支部书记,有望到省城郑州工作。
这时,著名小麦育种专家黄光正教授到学校选择助手,茹振钢能吃苦,动手能力强,自然成了选择对象。正在犹豫时,李敬一老师的一句话,让他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你字写得不够好,进行政机关优势不大。
1981年秋天,23岁的茹振钢来到河南科技学院的前身百泉农专,正式入黄光正教授门下,投身育种事业。
那时候,育种条件比较差,实验室仪器设备坏了,他就自己修;图书资料不全,他边学边整理,还为新书编号、入库、上架,成了义务资料员。凭着年轻人的冲劲,茹振钢把不成系统的资料几乎翻了个遍,想尽快理出研究方向。
“育种是人与植物的对话,小麦也是有感情的”,这是黄光正教授的口头禅,他要求他的助手多到育种田观察小麦,记清生长特点各不相同的几千个小麦品种,与小麦建立起情感沟通。与小麦对话?茹振钢反而茫然起来。
在学校学习时,涉及国内外的资料没少看,总觉得自己很有能耐,一参加工作,反倒抓不住工作要点,人也好像悬空了,怎么也找不到与小麦对话的诀窍!
难以抑制的茫然,让茹振钢渐渐动摇了:搞小麦育种能成吗?能有出息吗?
一天下班后,一向严厉的黄光正教授乐呵呵地请茹振钢到自己家吃饭,亲自下厨炒了四个菜,拿出了一瓶收藏已久的白酒。
这在当时,是少有的家庭最高规格接待。就在茹振钢有些拘谨时,黄光正教授开口了:“当了助手,还没接待过你呢。”这句话,让茹振钢感动得眼圈都湿润了。“你不怕吃苦,人也聪明。但是,光凭着聪明劲,不愿吃苦,一辈子也育不出个品种来,搞科研,总要有股傻子精神,再苦再难也要干到底。”黄教授从搞科研到做人的每一句知心话,沁人肺腑,化作一股股激发茹振钢努力拼搏的精神力量。
从思想上入了师门后,茹振钢视野更开阔了,脚步更踏实了。发现自己专业知识上的不足,他就旁听生物统计、生理生化多门课程。遇到田间试验技术问题,他就虚心向专家、教授请教……
在黄光正教授的引领下,茹振钢进入了小麦育种这一交叉学科的新天地,于1985年在《百泉农专学报》发表了《小麦生态育种刍议》,引起关注。
从农民的难题中找科研命题
1996年9月5日,河南科技学院出现了从未有过的一幕:
在延津县小店镇农技站、封丘县农科所、长垣县孟岗乡种子站的牵头下,一辆凝结着干部群众深深感激之情的桑塔纳2000轿车驶进了学校,这辆新车是专门奖励茹振钢的。面对价值20多万元的轿车,茹振钢平平静静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愿:这部车转赠给学校,以方便更多的同志搞科研。
这是继豫麦32(百农62)推广到黄河南北、江淮大地,新培育的豫麦54(百农64)成为河南省第八次小麦更新换代首选品种,给农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后,农民群众自发给他的奖励,这也开创了河南省由社会出资重奖科技工作者先河。
这是茹振钢踏踏实实搞科研、一心一意为生产,付出无数心血和汗水后凝成的结晶。他走了一村又一村,厚厚的笔记本上记录着不同地区小麦的生态环境,记下了各地区主要小麦品种的生物特点及生产水平。一年又一年,无论是小麦刚入土的秋冬季节,还是热浪滚滚的麦收之际,田野里总会出现他的身影,他对小麦如痴如醉,连农民都为之感叹:绣花也不过如此。
本世纪初,河南提出了“小麦经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时任河南省省长,他的解释是,河南是粮食大省,小麦大省,小麦播种面积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在WTO背景下,河南小麦只有走优化品质、加工增值、增加综合效益的路子,才能化挑战为机遇。
提高品质,培育高产、优质小麦,成为事关我国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茹振钢从农民的难题中率先破解。
“农民朋友最有想象力,他们敢想、敢问、敢说,没有他们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就没有我们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茹振钢说。不用给小麦打药治病多好,只浇一次水、施一次肥就能丰收多好,他把这些农民提出的问题当成了“宝贝”。
这些“苛刻”的难题启发着、激励着茹振钢一步步探索。就这样,兼有抗寒、抗病、抗倒、高产、稳产等优势的小麦新品种“百农矮抗58”诞生了。
2003年,在临颖县王孟乡化庄村一种,便表现优异,受到老百姓欢迎。
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在5省14个试点生产试验时产量居参试品种第一位。
2008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投入500万元,启动实施这一小麦新品种产业化研究与开发重大科技专项。
大自然好像有意考验这个新品种。
从麦播到麦收,在主要小麦产区的河南、安徽等地先后出现了低温、特大干旱、干热风等极其不利于小麦生产的异常天气,“百农矮抗58”经受住了冬春之交历史罕见的旱、寒自然灾害和冬春大范围长时间干旱的严峻考验,万亩高产示范基地仍实现平均亩产619.8公斤到694.5公斤的好收成。
从试种到重点推广,再到大面积播种,直至成为黄淮麦区第一品种。茹振钢实现了他的梦想:
将材料力学应用到农作物育种,小麦茎秆下部钢性强,上部弹性足,承压能力和抗扭曲能力足以支持700公斤以上的亩产量,实际生产中,亩产量650公斤在8级大风中也安然无恙。
苗期能耐零下16摄氏度极端低温,适种区域广;播种期弹性大,早晚播均能高产;高抗条锈、秆锈和白粉病,中抗纹枯病,是个理想的环保型小麦。同时,栽培简化,适于大面积机械收割……
如此优异性状,已让“百农矮抗58”累计推广1.8亿多亩,增产小麦100多亿公斤。
让老百姓享受到劳动的“美”
师从茹振钢教授的张立琳,对导师印象最深的是他那朗朗的笑声,“茹教授笑声里的豪迈之气很有感染力,科研之苦从他口里讲出来,变成了劳动之美。”
直到1985年初,茹振钢才有一辆自行车,而此前,出去进行生产、土壤、品种调查,近处“地蹦”,远处坐公共汽车。
有一次,他给驻马店平舆县农业局长打过长途电话后,就从学校出来,乘坐新乡开往驻马店的公共汽车。想不到从驻马店换乘后,车还没到平舆就坏在了半路上。
待车修好后,天色已暗了下来,车到县城时已是晚上9点多钟了,大家早下班回家了。经过农业局门卫的指点,他摸黑找到了局长家。
惊讶不已的局长,赶忙让家人做了碗鸡蛋汤,端出馒头,摆在自家小院子里的水泥台上。此时,圆月当空,边吃边聊,两人好不开心。第二天一早,拿到相关资料和数据后,茹振钢按计划奔赴安徽。
这一路劳累早已忘记,在茹振钢记忆里是一幅诗意图:月圆访农情。
初相识,很容易被茹振钢的严谨、朴实、豪情吸引,深相处,则会惊讶于他骨子里浓浓的诗意。中外诗歌他均爱读,莱蒙托夫、泰戈尔的著名诗作,他能大段朗诵。茹振钢以诗鼓劲、以诗励志。
田野是茹振钢再熟悉不过的地方,在这里,他会仰面躺在大地上,完全放松地融入自然、感知自然。他的诗歌,也常在这个时候打下了腹稿。绿油油的麦子,丰收在望的麦子;风中的麦子,阳光下的麦子,曾见证了茹振钢年复一年的辛劳,在他生命里却有着另一种储存——诗的感觉:那是一种静态美!他说,一粒种子能够改变一个世界,从幼小的生命体到成熟的生命体,一天一个样儿,那何尝不是一种动态美。
在美的境界里找到了与百姓的心心相通之路。“老百姓因为种了我们培育的良种,而不用担心这样那样的天气变化,都能高产,那心里该是多美呀!”茹振钢说。
“百农矮抗58”让这种美的体验上了一个新台阶。谈到这个新品种的科技内涵,茹振钢说新品种具备以下自身调节功能:当温度适宜时,它的叶片呈浅绿色,能充分利用太阳光,愉快地生长;当遇到低温时,它的叶片会变成深绿色,以便尽可能多吸收阳光;气温更低时,它的叶片会变成紫红色,其吸收光温的能力会更强;假如气候更为严寒,它还会自动将一部分叶片变白,损伤一部分细胞,变成一层保护层,保证剩下的叶子待气候适宜时能够恢复生长……
冬去春来,乍暖还寒。茹振钢带领团队进入新一轮忙碌期,攀登新的小麦育种高峰。他们已经发现、培育的BNS低温敏感型小麦雄性不育系,是迄今为止杂交小麦研究中最易广泛应用的独创品种,成为我国杂交小麦研究利用的热点,得到国家“973”、“863”项目的支持。目前,BNS已进入全国联合攻关,这将推动我国小麦生产出现一次新的飞跃。
沐浴寒暑度麦香。我国小麦育种迈入推广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设想一代的新天地,是无数人的梦想,茹振钢正在圆这个梦。(本报记者 崔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