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10日 星期三

    创新社会管理

    山东乳山建立民情档案机制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10日 15版)
    山东乳山政法干部体察民情。宋吉国摄

        近年来,山东省乳山市按照“以群众工作统领综治维稳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思路,以民情“大走访”活动为基础,建立完善了全民“民情档案”,通过实行“精细化”管理,将社会管理创新的落脚点放在紧密联系群众上,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奠定了社会稳定和社会管理工作良好的基础,增强了对社会和谐稳定的驾驭能力和水平。

     

    大走访常态化

     

        今年以来,乳山市1400多名机关干部、基层干部参与到“大走访”活动中,走访基层群众达到100%。向40个村选派了40名机关干部开展驻村蹲点工作,通过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按照各级群众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不断延伸走访活动的范围、内容和时间。

     

        该市将走访的主体向镇村干部、志愿者、农村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以及离退休等人员延伸,将走访的对象覆盖到辖区的每个村庄、每个企业、每名群众;将走访的内容同市委提出的部门每年两个月的集中走访、记民情日记、包村联户等工作有机结合;将走访的时限贯穿全年工作,使“大走访”活动成为“常态化”。

     

    档案资料库动态化

     

        在“大走访”工作的基础上,乳山市以户为单位,将村(居)民的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及遵纪守法、计划生育、民主管理、村规民约、支持镇村工作以及家庭收入、身体状况、需求诉求等情况记录在案,切实把群众的实际困难、诉求摸清摸透,建立相对完备、系统的民情档案。通过建立民情档案,对走访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和分类梳理,对家庭困难户建立了救助帮扶机制,将其纳入全市救助体系,实行干部联户帮扶;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建立了反馈落实机制,认真记好民情日记,对存在的矛盾隐患建立了限期化解机制,通过建立民情档案,筛选出一批和谐诚信户,对其建立了奖励机制,在年内挂牌表彰。截至目前,全市建立民情档案16万份,对部分民情档案实行了微机化和动态化管理,不断更新民情档案内容,实现了民情档案的“动态化”和“时效性”。

     

    管理机制精细化

     

        该市建有妥善处理群众合理化诉求机制,将群众的诉求和弱势群体基本情况记入民情档案,以村为单位列出清单,逐条分析,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期解决,并做好督导和回访工作。今年以来,全市各级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200多件。对一些政策性强的热点问题,组织了23个相关单位对有关政策集中解答。该市还建立完善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对重点矛盾纠纷、上访老户,以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相结合即时调处、分流调处、包案调处等多种方式,做到超前介入,及时化解,确保将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去年以来,该市民间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该市还设有重点不稳定因素领导包案工作机制,对全局性、群体性矛盾纠纷,通过联席会议的形式整合各方力量,明确责任主体,实行市镇两级领导包案,做到“一个问题、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包到底”。(本报记者 任生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