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10日 星期三

    “广覆盖”仍是医改中心任务

    作者:赵 平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10日 02版)

        医改的重心应是解决基本医疗问题、保障基本医疗,不应过早、过多地强调提高保障水平。

     

        目前,新一轮医改的阶段性成果已经清晰显现。短短几年时间,我国完成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的目标,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医改仍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最显著的一个挑战是,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井喷。2012年全国诊疗人次达69亿,比2005年增加28亿;全国出院1.79亿人次,比2005年增加8198万人次。随之而来的是医疗费用的大幅增长,2005年全国卫生费用总量为8659.9亿元,人均662.3元,2012年分别上涨到28914.4亿元、2135.8元。

     

        我国当前正在建立覆盖13亿人的医疗保障体系,这一任务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可以预见的是,不断增加的医疗需求与中国经济发展和支付能力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并将不断影响医疗政策调整。

     

        可以看看美国的情况。美国政府承担了老龄人群和低收入人群的医疗保险,1966年,两项支出总和仅占美国政府总支出的1%,2010年攀升至政府总支出的20%,极大地挤压了其他方面的财政支出。美国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4.62万亿美元,而3亿人口的医疗花费高达2.2万亿美元。花费这么多,美国医疗依然问题成堆,高成本、低覆盖和浪费严重等问题并存,以致奥巴马上台后疾呼“医疗体制再不改革,将拖垮整个美国”。

     

        借鉴各国医疗改革经验,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依然处在中低收入阶段的基本国情,改革举措要易于推广、能够持续推进,也应该注意近期效果和长远后果。以中国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来论,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实现全民免费医疗,就目前的国力而言,只有建立低水平、广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才能支撑13亿国民的医疗保障。

     

        对民生领域的改革,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医疗改革也应该按照这个思路稳步推进。目前,我国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仍不足以担当群众健康的“守门人”,因此,医改的重心应该放到解决基本医疗问题、保障基本医疗上,在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上下功夫,而不应过早、过多地强调提高保障水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